学校在Common附表里面让我列单子怎么破?

问:学校为什么这么喜欢让学生列单子,书单,清单什么的?

答:列单子是学校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大概就像社交网络上我们每个人给自己贴的“标签”,单子也是学生的一种标签,能够简单直接地表达出我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

首先要说明的是,一般提供单子类文书的学校都可以通过其他文书(是的,几乎没有学校把列单子作为唯一的文书题目)来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些是通过Common系统的主文,其他独立系统的学校也会在列单子的同时,以一篇个人陈述文书(Personal Statement)或者创意性写作文书(Creative Writing)来考量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也就解释了学校提供单子类文书的动机——学校想要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想法,个性,品质和经历,但是文书量太大实在看不过来了。细心的同学们也能够发现,提出单子类文书问题的学校都是热门院校,录取办公室根据往年工作量的评估,和目前的人手资源,不得不选择通过单子类文书简明扼要的了解每名申请者。

然而,有句话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拿来形容单子类文书再恰当不过了。单子类文书往往让学生用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来概括在以往的文书中可以独立成段的观点和事物。由此可见,单子类文书在难度上丝毫不亚与常规的留学文书。在构建自己的单子时,学生不仅要反映自身的实际情况,更需要确保学校在阅读到这份单子时,不会产生疑惑,更不要对申请者产生负面的印象。举一个例子,最常见的单子类文书就是要求学生列出书单(过去一年读过的书,自己最喜欢的五本书等等)。在列出书单时,学生如果写类似聊斋志异(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等等在海外名声不显的书目,很容易让招生官产生疑惑,而且题目中类似strange这样的词汇,招生官如果对书目不熟悉很容易对学生的世界观产生怀疑。而如果列出的全是大部头,比如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非理性繁荣(Irrational Exuberance)或者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招生官由于了解在高中生阶段想要有效的阅读此类书目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以推论出学生是否有能力和精力来完成这些书目,一本两本大部头可能会让招生官眼前一亮,但是如果四本以上就显得非常可疑了。而在申请中夸大甚至虚构自己的经历是招生官最为厌恶的,将对学生的申请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所以列一张有个性的单子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把握尺度,完成一份优秀的清单。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7/9867.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