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美国大学的套路。作为大学申请的一次正规“演习“的暑期学校的申请,其中也有许多乍看过去不甚明显的套路。今天的周五话留学,我们就来谈谈暑期学校中有什么套路,需要提前考虑的事项。这是一篇送给那些一边筹备一月份的SAT,一边思考计划着暑期学校申请的高二学生们的文章。在过去的二十天里,他们经过了期末考试,SAT备考等一系列考验,而明天他们就又要在2017年第一次SAT的考场上向着自己的目标发起冲刺了。而考试结束之后,暑期学校申请的事项,就正式摆上了台面。有言道,“认真努力的人最美丽”,这些努力的人们,最终也会有最美丽的前景。
暑期学校分成哪几种类型?
人们习惯于把美国大学分为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文理学院这几种,根据它们规模大小和教学理念来进行区分。但是暑期学校因为种类更加繁多,之前一直没有非常正式的分类。在没有分类的情况下,对暑期项目进行选择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今天我们就以前五十大学的暑期项目为参考系,试着为这个混乱的领域设定一些参考的标准。
综合类暑期项目
综合类,指的是那些课程项目多, 覆盖领域包括社科人文,理科和部分的工科,且每期招生人数超过百人的暑期项目。一般能够开设综合类项目的大学,都是学术实力较强,排名比较高,且教授和学生人数都较多的大学。排名前十的综合大学大多具有此实力,哈佛、耶鲁、斯坦福、宾大、杜克的暑期项目都比较全面。但是前十里也有些学校很特殊,比方说普林斯顿不开设专门给国际高中生的项目,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的暑期项目是实验研究型的项目,录取要求高,录取人数少。哥大的暑期项目偏商科方向,芝加哥大学的暑期项目偏社科人文方向。排名前三十的大学里,提供综合类暑期项目的学校不多,除了前十名的那几个,还有华大圣路易斯,布朗,康奈尔,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矶。三十名之外的学校,能够提供综合类项目的数量更少,加州圣地亚哥,波士顿大学的项目相对来说是比较全面的。
所以总结下来,提供综合类暑期学校的大学有:哈佛、耶鲁、斯坦福、宾大、杜克、华大圣路易斯、布朗、康奈尔、加州伯克利、加州洛杉矶、加州圣地亚哥、波士顿大学。那么综合类暑期项目的好处和弊端在哪里呢?好处自然是选择的范围增多了,申请者可以从里面比较容易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此外这些学校的暑期项目跟大学课程会更加相似,授课的老师也大部分是学校的教授,有利于学生提前体验美国大学课堂的氛围。这也是为什么综合类项目始终是最受申请者青睐的。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综合类项目也有一定的弊端,核心就在于“人多”两字。如果一个项目招收的学生数量超过百人,一门课的平均学生的数量超过二十人,要在这样的暑期项目里脱颖而出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困难,要拿到一封给力的推荐信,那就需要跟教授有充分的交流,以及对你选择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此外,能开设综合类暑期项目的学校,排名都比较高,对于学生的“忠诚度”这一点,相对来说就没有二三十名的学校那么看重。即使参加了哈佛夏校,在申请中向哈佛大学告白仍然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如果要通过参加综合类项目来向学校表忠心,就会碰到很多竞争者以及不小的障碍。
所以综合类项目适合什么样的学生呢?根据我们AADPS往年的经验,适合的学生有:1. 在重点高中里能进入年级前十名,目标是要在正式申请的时候对美国前二十的大学发起冲刺的;2.擅长跟老师沟通和交流,能够在人数较多的班级里,获得老师的注意,拿到高质量的推荐信的 ;3. 对专业选择比较迷茫,希望能够在暑期项目里提前探索自己有可能感兴趣的专业的。
学术研究型项目
学术研究型,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某个研究课题的workshop或者program,为学生提供从两周到六周不等的研究机会。一般来说,学术研究型项目以理科、工科和医科的居多,社科人文类的较少。典型的例子是麻省理工提供的给高中生的研究项目,如MITES,RSI等。此外,像卡内基梅隆大学会提供游戏设计的项目,西北大学提供传媒的项目,加州洛杉矶提供工程类、神经科学、生物方面的的研究项目,波士顿学院提供STEM方面的项目。此外需要提及的是,南加州大学每年都会开设十分有特色的电影专业方向的暑期项目,时长为六周。跟南加大普通的暑期项目不同,是由电影学院来承办的,申请系统和标准也会不同。
学术研究型项目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专业的针对性很强,特别是对于以后有志于从事工科或医科的学生来说,获得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兴趣领域的认识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专业性的要求,也让这些项目的申请难度变大,这些项目往往对托福、SAT和相关经历都会有具体的要求,比方说卡梅要求托福在103分以上,西北大学的传媒项目要求在100分以上。进入到项目之后,学生也会面临着要完成一个研究,并且在短期内得出研究成果的压力,对于还不习惯高强度学术压力的学生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此外,这种类型的项目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人少。不超过几十人的项目规模意味着得到教授注意的机会变大,但是也意味着被录取的可能性降低。但是项目的含金量,往往跟项目的录取难度相关,越难录取的项目,对实际申请的助力就越大。不过,并不是所有项目都像麻省理工的MITES那么难录取,事实上,在中国学生大多瞄准综合类项目的情况下,有的学术研究型项目的竞争不是非常激烈。对于那些对自己要学什么专业有了明晰的想法,并且希望能够在人数较少的项目里一展身手的学生来说,有针对性地申请一两个学术研究项目,可能会在申请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学术研究型项目适合的人群是:1. 对专业选择非常明确,希望能够参与到实际的研究中的学生;2. 喜欢小班教学,希望在人较少的环境里跟教授有更好沟通的人;3. 有较高的托福分数的学生。
体验型项目
体验型项目,指的是开设的课程不多,重心在于带领学生体验校园的学术文化氛围,以及校外的社区环境,重点介绍基本学科的入门知识的项目。前五十的综合大学里,没有开设综合类的项目,也没有提供学术研究型项目的大学,提供的基本上是这种类型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文理学院的暑期项目,也大多属于这个类别。体验型项目相对来说时间比较短,比较典型的项目是哥大提供的三周暑期项目,南加大提供的两周和四周的项目,埃默里提供的两周项目,以及史密斯提供的三周或四周的项目。此外,一些有综合类项目的大学,如布朗大学,也会提供周期较短的体验型项目,如summer@Brown,周期比学分项目要短一些,一般是在两周。
体验型项目一般来说对托福和SAT的要求不严格,有的不需要递交托福成绩,有的是则需要达到“与90分相当的托福水平”,通过学生的申请文书来评测英文写作水平。所以体验型项目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对分数的要求较低,有利于目前还在冲刺标化的学生申请。此外体验型项目对于那些对自己专业不太明确的学生来说,也很友好,比方说史密斯学院,会更加注重带领这些学生来探索不同的领域,而不是一开始就进入到非常专业的课程中。而体验型项目的弊端就在于,课程的质量有高有低,取决于学校为暑期项目派出的师资,以及教授本身的责任心。所以在选择的时候,需要更多地去关注这些项目的课程以及授课老师,详细了解授课的内容,调查老师的背景,这样才能选到比较称心的项目。
看到这里的时候,读者可能会有点疑惑,看起来体验型项目的门槛要比前面两个都要低,项目时间也比较短,参加这种类型的项目意义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跟前面两个项目比起来,体验型项目反而是最容易体现学生对学校忠诚度的机会。开设综合类项目的学校的排名很高,对忠诚度也不甚关心;开设学术研究型项目的学校,也往往是在某个学术领域有其专长,如西北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在实际申请中,也不太可能会因为参加了学术研究项目而网开一面。于是如果要把暑期项目变成表忠心的机会,体验型项目是相当合适的。开设这些项目的学校以小规模的私立大学居多,项目的规模也限制在较少的人数,所以跟教授的互动也会比较多。
总结来说,体验型项目适合以下三类人:1. 对某些私立大学或文理学院有强烈兴趣,希望能够在暑期项目里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学校;2. 标化考试准备得还不是很到位,还需要继续冲刺的;3. 暑假时间有限,难以拿出六周以上的时间来参加项目的。
暑期学校的录取周期和确认周期
跟暑期学校的类型比起来,它们的录取周期可谓更加多种多样。有拖了一个月都不给回复录取结果的,也有刚递交申请后才几个小时就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去年我们AADPS的学员在申请康奈尔大学的夏校和南加州大学的夏校的时候,都创造了最快录取记录,康奈尔大学仅用五个小时就放了录取,南加州大学用了四个半小时。而宾大的夏校和卡尔顿的夏校,则放得非常慢,让人等得望眼欲穿。
录取周期有长有短,这会对入读暑期项目产生什么影响?这就涉及到“学校套路深”的问题了。有的学校,如南加大,会在发放录取后督促学生在一周之内就给出答复是去还是不去,如果一周后还没有答复,就自动取消录取。有的学校给出的期限比一周稍长,如杜克大学,一般是给两周左右的时间,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那就是督促着学生尽早做决定,不给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犹豫不决的机会。
了解到了学校录取周期和确认周期的不同,就可以在申请的时候,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申请计划。原则上是,最想去的学校,务必早些申请。相对来说不那么想去的学校,就放在后面一点申请。不要以哪个学校文书简单先做哪个为原则。因为如果这样做了,可能就会被学校套路了,只能选最早放录取的那个学校,而不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了。
在这里,我们AADPS的老师总结一下放录取比较快的学校:斯坦福,哥大,杜克,华大,康奈尔,南加大,加州伯克利。放录取比较慢的学校有:哈佛,耶鲁,宾大,布朗,卡尔顿。其他学校的录取周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明显,比较看运气成分。
暑期项目的这些套路,跟实际申请中的原则还是很相似的,就是为了尽量保证学生能够入读自己的项目,减少招生官的审核成本。了解了这些套路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准备起暑期学校的申请了。而要知道,拿到了暑期学校的录取之后,你的申请之旅才刚刚开始,你可以开始积极地去联系自己项目的授课老师,用邮件跟他或她套近乎,开始策划自己的申请面试,还有访问除了暑期项目之外的其他学校的行程。申请到了这个项目,并不意味着你的未来就局限于这一所学校,你需要放眼其他学校,尽量多跟其他学校的招生官谈谈,增加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你现在的精心安排,都预示着你会有一个丰富的、充实的暑假。相信我们,这会是你人生中最难忘的夏天之一。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7/10035.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