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特朗普的大新闻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对于一个在留学行业摸爬滚打了将近七年的“老”顾问来说,2017年的每个早晨都是相当刺激的。打开手机,点开新闻,心里都在默默地祈祷不要再发生什么大新闻了。2016年的世界就像被绑在加了速的历史车轮之上,轰隆隆地向前跑着,英国脱欧,美国总统选举、欧洲难民危机、韩国总统下台、朝核危机,每一条新闻都足以让世界震荡,却总是频频在头条上出现,让留学行业这个对国际格局高度敏感的行业,也在发生着种种看得见或是看不见的变动。英国脱欧让一部分A-Level的学生把申请的重心放在了美国而非英国上,而特朗普的上台又让不少学生在自己的选校名单上又加上了加拿大的几所大学。如此种种变动,都让我们对2017年究竟会发生什么充满了忐忑之情,不知道每天早上打开新闻看到的,究竟会是好事,还是坏事。

2017年1月特朗普颁布的几个行政法令中,最牵动中国留学生的心的,恐怕还是“禁穆令”:禁止持有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七个中东国家护照的公民入境。这道行政命令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引发了不小的反响,AADPS已经在美国深造的学员们,每日都积极地参与到对禁穆令的讨论乃至抗议中去,让我们老师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禁穆令的暂时搁置,让人们长舒了一口气,但是特朗普的上台以及之后接连实施的政令,都在预示着这样的趋势:保守主义已经在抬头,美国长久以来为之自豪的多元、开放的价值观,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目前,关于H1B的政令还未正式颁布,但是风声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目前比较靠谱的传言有几种:1. 取消目前的抽签政策,确保H1B发给美国最需要的高精尖技术人才;2. 打击低薪雇佣外来劳工的皮包公司,取消这些公司的抽签资格;3. 取消STEM专业学生的OPT延长期限;4. 全面提升申请H1B要求的年薪数额。曾有要达到年薪13万美金才能获得H1B的传言,但又很快被证实只是谣言,具体的数额还要等到政令公布之后才能知晓。

这些可能会实施的新政策,并非全部都对中国留学生不利。比方说打击皮包公司和取消抽签,反而会给中国学生多一些机会,让他们在那些通过皮包公司来刷抽签名额的印度学生面前提高竞争力。但是对薪资要求的提升,也会给一些不从事科技行业的中国学生以沉重的压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工程师,也不是每个工作都有十万以上的薪水可拿。当然,新的政令是否会像禁穆令一样,遭到最高法院的反对,还要看它会引发什么样的连锁反应。

工作签证的相关政策变动,对留学生来说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从去年十一月特朗普当选总统至今,我们的老师一直在密切地观察美国的政治局势与留学申请和录取之间的关系。因为局势的复杂性,很难将政治时事跟留学形势的变动一一对应起来,但是期间发生的一些变动的迹象,还是足以让我们得出初步的结论:

计算机类专业的竞争白热化

从2013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等专业就已经成为了中国学生最抢手的专业之一。而今年早申请和部分常规申请的结果显示,计算机专业排名前十的学校,录取的难度显著上升。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佐治亚理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普渡大学,这些已经公布了早申请或者常规申请结果的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录取平均分都比其他专业要高出将近两个档次,老SAT多出100多分,新SAT也多出70分左右。以计算机专业排名前五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为例,计算机专业录取变得非常严苛,甚至带动了与数学系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数学”这个专业,让这个交叉学科也变得异常红火。

根据我们AADPS的老师往年的统计数据,申请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大概占学生总人数的30%左右。但是按照今年的录取形势来看,申请人数可能已经突破了40%。也有一些学生为了保证自己能够被计算机专业排名较好的大学录取,选择曲线救国的策略,先用不定专业申请进去,之后再转到计算机相关专业。这就意味着竞争此刻虽然比较缓和,但是一年之后还是终究要面对的。

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短期内急剧增加的趋势,体现了中国学生对特朗普上台之后的H1B政策变动的焦虑感。为了保证自己有更多的机会拿到工作签证,纷纷选择了最容易就业并且起薪较高的专业,这样也就造成了申请者扎堆的情况,让录取平均分水涨船高。

加拿大的大学申请人数增加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的那天,加拿大移民局的官网被美国的访客给挤爆了,对美国政治的失望使得美国人纷纷把目标转向加拿大。而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们也抱持着类似的想法。以往十个申请美国的学生里,有大概两人会选择申请一部分加拿大的大学,并且只是作为美国大学的辅助,并非主要目标。但是今年随着特朗普一步步走向总统的宝座并且最终登顶,申请加拿大的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现在标化分数较高,水平较好的学生,有将近一半会选择申请加拿大,这个比例也是往年所没有的。

把加拿大作为预备方案固然不错,但是也要考虑到,加拿大的顶尖学校数量还是远远小于美国的,这样短期内增加申请者,有可能会导致淘汰率迅速增大。所以最好不要把加拿大的学校当做保底,而作为中间项或冲刺项更为合理一些。此外,还需要考虑好,去加拿大念书的目的是什么。往往申请时专注于加拿大的学生,是把移民作为主要目标的。如果是之前只想着去美国深造,还没想好是否一定要移民加拿大的学生,那么就要更多地从专业、就业这几个方面考量,不要像挤爆加拿大移民局的网站那样,挤爆了加拿大的大学。

对学校的地理位置关注度上升

一所美国大学的地理位置,对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寻求实习和工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处于科技行业较为发达,工作岗位较多的地区的大学,就更有可能成为中国学生追逐的目标。这个定律在H1B签证日益吃紧的当下,变得越来越被学生和家长重视。西雅图,旧金山,纽约波士顿地区,芝加哥地区,还有现在正在逐渐兴起的德州,都是受到中国学生欢迎的,位于这些地区的学校也因此而变得竞争更加激烈。比如排名在逐年下跌的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因为位于西雅图的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之计算机专业的高排名,仍然在录取标准上十分严格,不因为排名的变化而有所松动。

从这个申请季的形势来看,湾区、西雅图和纽约波士顿地区的学校是最为抢手的,位于这些地区的学校,如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华盛顿大学等,也比同等档次排名的大学录取难度要来得更高。究竟是在选择学校,还是在选择地区,这个问题始终是纠结着中国学生的一个难题。

那么在保守主义不断抬头,打压外来移民或技术人员的政策有可能还会持续出台的情况下,中国学生应当如何应对呢?我们AADPS的老师给出的建议是:

坚持初心,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专业

在犹豫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专业,是否应该跟其他人一样,选择最热门最好找工作的专业的时候,我们建议你先缓一缓,想好这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因为你们此时的选择,始终是有滞后性的。对于今年要进入美国大学的学生来说,离本科毕业找工作还有至少四年多的时间,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则还有五年多的时间。在四五年之后,计算机专业是否还是最抢手的,并不好说,有可能那时候相关岗位就已经趋于饱和。而且跟风很容易导致一个专业扎堆的人过多,让申请难度增大,也让就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H1B政策也处在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之中,抽签制度的建立和取消,就足以说明问题。

早日进入社会,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的就业市场,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都呈现出一种趋势:一方面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排成长队,另一方面是公司求贤若渴,砸下重金也挖不来一个有能力的员工。这种多少有点讽刺的局面,说明了就业市场欠缺的不是专业人才,而是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相结合的人才。所以如果要保证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光是把眼光集中在专业问题上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以及在实战中得来的能力。我们AADPS的老师一直非常鼓励学生在高三的下半学期多参与社会实践,无论是作为一个蓝领在餐厅或工厂里打工,还是作为一个小白领在金融机构里实习,都会有助于你增加社会经验。大一的寒暑假也不要荒废,最好能够让自己在不同的公司里接受锤炼,并且从大二开始就多跑跑招聘展会,跟师兄师姐们打好关系,这些都会有助于在毕业后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保守,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偏向激进的保守主义赢得了许多人的赞同。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是相当特殊的,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要将中国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联系在一起,他们也更容易面对不同理念之间的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受到保守主义的冲击,也有可能自己会因为对某些事情感到失望,从而采取比以前更为偏激的立场来对待与自己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但是偏激的态度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容易让自己钻牛角尖,走入死胡同。留学生群体的繁荣发展,是有赖于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的。所以即使在学业或者职业上碰到了挫折,也要用包容的心态来正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渠道。在美国这个国度,还是有许多坚持公平、开放、宽容的理念的人的存在,向这些人寻求帮助,会有更好的前景。

这个世界在变,但是留学生们努力追求真知、拓展眼界、丰富人生的志向,并不会因为政治的些许动荡而产生动摇。希望你们能够在纷纷扰扰的新闻之前,保持良好的心态,朝着自己人生的目标而努力行进。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7/10112.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