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th录取心得

首先,在所有其他陈述之前,我必须要明确——遇到AADPS及其认真尽责的老师们绝对是在今年这个风雨交加的申请季中最幸运的一件事情,无论是前期准备(夏校项目申请,面试培训,选校建议,课外活动指导,SATII文学辅导),还是真正申请过程中(文书选材及修改,申请填写等其他申请季中会遇到的各种事情),他们的帮助都令我受益匪浅,不仅仅帮助我收获了录取,还在其他能力方面让我得到了提升。我由衷地感谢他们付出的时间与精力。

我想,对于一个标准化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托福甚至没有上110,没有拿过国际大奖,课外活动也并不牛气的我,一个平凡的申请者,而言,能够拿到心爱的学校的offer简直是不能更幸运。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归功于我的运气,我相信我与学校的契合程度,向学校坚持不懈地表达出的强烈热爱与就读愿望,精心打磨的文书和虽然水平不高但至少用心做了的课外活动应该也是Smith College录取我的一些原因。我也想在此说明,分数很重要,但是其他方面的努力也是能够影响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理智对待选校,在申请定位过程中认真听取老师们的专业建议,也一样可以拿到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录取结果。

我最初是通过同学(谢谢她)推荐找上AADPS的,本来对于国内留学咨询不报希望的我对这个独特的机构产生了兴趣,并在第一次见面后立即确定与老师们签订协议,因为我坚信这是我所能找到最符合我期望的留学咨询服务了:老师们在留学行业的经验丰富,在最大限度上节省学生时间的同时又不过分干预或控制,文书由学生自己书写再由老师们修改等等。不得不提的是,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好出色啊OTZZ每次去办公室感受到的都是来自李晶老师的文科碾压和来自陈欣老师的理科碾压,老师们令我敬佩不已OTZ。扯远了,回想起来,特别神奇的是,初次见面时,李晶老师就向我推荐了Smith College, 因为感觉会很适合我这个女生,一开始我还不甚理解,但是经过深入调研后,我真的爱上了这所优秀的女校,无论是学术资源和优质专业还是整体氛围和女校精神。总之1月份的我距离Smith还是很有差距的,但是内心明确了目标之后,也就知道自己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向哪个方向改进。

文理学院比大U录取难度相对低一点点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那么分控,很看重学生的入学意愿与契合程度,而这就是我们自己所能争取的了。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准备夏校申请,由于当时我的dream school还是Carleton College, 而夏校去的学校一般就是申请季ED的学校,我们向Carleton和Smith递交了申请。经过各种表格文书的准备,我们早早递交申请,并同时被两所学校的夏校录取。这时,经过审慎地权衡,我最终放弃了Carleton,也意味着彻底将它从选校列表中去除,因为显然,我以单次SAT最高分1950+考上Carleton的几率极为渺茫,而Smith虽然同样具有很大难度,但是我相信她才是各种意义上更适合我的那一个(如果是她,应该能更好地理解我这个人的characteristics)。作为一个分数低的人,选校的时候一昧地冲高或是一厢情愿地将最好的机会留给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学校是非常不理智的,为此很有可能错失良机,并错过真正适合自己的好学校。在作出决定后,我又接受了AADPS的面试培训,从面对一个个问题的茫然无措到有所准备地引导话题进程,李晶老师找出了我最应该在面试中强调的三个特质,针对经典问题改进了我的回答,又通过模拟面试纠正了我面试时经常一个人说好久的毛病= =。这为我在Smith的on-campus interview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不敢确定面试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但至少我表达出了我对女校的理解与向往,对于化学和香精香料工程的热爱等等,并与为我面试的学姐找到了许多共鸣。

申请完夏校,我又重新回到紧张的标准化考试准备中。此时,由于我天生爱好作大死,我在六月份的SATII考试中报名了英语文学,一个几乎没有中国学生尝试的文科。当时可能想着比起历史我文学还是有一定底子的,而且文理学院应该会比较喜欢文理兼优的学生。正在同我商量课外活动如何提升的李晶老师获悉后为我联系了Jamie老师,一个非常好非常和善的tutor,她既解答了我在自学Literature中遇到的问题,又为我细致地拓展了许多文学体裁方面的知识,梳理了文学史。虽然最后我文学肯定没有满分,但是也并不低,至少足够申请用了。好了,再回来说我课外活动。我的爱好是香水等一切和香精香料有关的文化与知识,同时我还是一个传统文化社的创立人与社长。而在此之前,我无非就是自学大学香精香料工程课本,研究《香典》、《燕居香语》中的各种香方并尝试自己带领社员制作,自己买香水小样去Fragrantica上阅读香评。在听完了我的活动描述之后,李老师指出我虽然兴趣爱好比较独特,但是仅仅停留在自我的层面上,对他人的影响较少,建议我将传统文化与义卖等公益活动结合在一起,而我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在志愿活动中协助其他孩子制作手工香。

事实证明,我的确在夏校中受益良多,除却两封教授推荐信和一个在校面试,我也了解到更多学校的信息。之后便是更多的标化考试和终将到来的申请季。如何将我较为独特兴趣爱好在文书中体现完全成为了难题。在否定了一个个烂俗的选材后,李老师首先对我尝试过根据歌曲和音乐调制香水这件事情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建议我通过香水探索男性与女性的stereotype。就这样,这两个想法分别发展成了两篇主文。第一篇主文遇到了很多问题:大段的术语让李老师压力很大,前文叙事与后文论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画风不符,行文平淡等,但在第三次修改时,我想到了用那个根据音乐调制的香水的前中后调传递出的情感分别match我不同时期的想法的演变,从而决定了文书的正篇架构。李晶老师在与我讨论这三调的相应内容之后,又在这篇文书中加入了我父亲化工专业背景对我的影响,我与父亲的矛盾以及矛盾的解决。这样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很多,直接导致(再加上我废话多)写到了1200词。。之后李晶老师利用矛盾点的转移和我解决方式的角度切换,成功将文书慢慢缩减到了650词。这期间我们得知了我并不理想的十月份分数,但是我们没有受影响,依旧调整着这两篇主文的开头与结尾。最后,音乐香水那篇被用作了CA主文,而另一篇挑战stereotype的Option 2则用做了其他学校。在修改过程中,李晶老师让我明白了什么样的文书才是招生官希望看到的,什么才是一篇好文书。这对我的英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在提交完Common Application后,Smith的附表文书写起来也很困难,我们讨论多次,也无法明确当招生官让我写一件让我laugh的事情(而且200word limit),我该怎样写才能既满足他的要求,又能够体现我的性格,而这件事情又必须真的好笑。临截止日期前,我才在李晶老师的帮助下确认了利用Option 2的主题,用一个在探寻男女香区别过程中发生的笑话表现了我对stereotype的否认与不用在意性别坚持做自己就好的主题。然后smith optional的resume也又在CA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总之还是很满意的233333

以上就是我的申请心得= =废话好多。还有就是课外活动不必太过追求档次或者数量,安安心心地坚持做好一两件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在活动过程中用心去体会自己的感受与成长,捕捉到有趣的细节才是最重要的。我清楚自己活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无非就是围绕对于香精香料和传统文化展开的一系列,可是我内心的方向很明确,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但是无论是一步步从自己的兴趣发展到一个社团,还是逐渐将对香水的向往变为行动,并对身边的人带来好的影响,我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p.s认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也会很有帮助~虽然“级别”不太够但至少能够表现出我在这个community中很活跃。我想文理学院应该还是挺重视sense of community的~

所以祝大家申请季都多多收获适合自己的学校的offer!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6/8989.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