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SAT阅读:怎样用1小时搞定“文化底蕴”?

新SAT在阅读部分加入了对历史(History)类文章的考核要求。许多考生和家长可能正在担心:怎样才能了解美国历史和政治体制,掌握其中的 “文化底蕴” ?今天,AADPS的老师会给大家一颗定心丸。

前言

由于新SAT在阅读中加入了一篇历史文献,有些考生可能会因为这种画风的转变,从而开始寻觅历史文献的“范围”,希望通过大量阅读来命中考题。AADPS的老师非常不推荐这种做法。我们认为,“大量阅读”对阅读解题能力的提高可谓“厚积薄发”,但对于面临考试的同学来说并不是最快提分的办法。

一、AADPS的老师对“历史文献”问题的具体看法

首先,应客观评估 “文化底蕴” 的重要性

让我们搬出权威的新SAT官方学习指南(OG),翻到第18页最后一段:

配图1
配图2

“新SAT考试将包括一篇历史文献,其内容是关于美国建国文献或者重大全球性趋势……尽管如果提前看过文章可能有助于加深理解,但我们默认考生没有看过。
考试所需的一切信息都可以在文章(包括附属材料,比如解释脚注)中找到。”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态度: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固然好,不了解也不妨碍做题。

其次,将时间花在“大量阅读”上,对即将面对考试的考生来说得不偿失

理由很简单:时间宝贵。阅读一本书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到几十个小时,有这时间,几套模拟题都做下来了。更何况看过不等于记住,泛读也无助于精读。既广泛涉猎,又过目不忘这种两全其美的好事,不说绝对不可能,但实在是难度有点大。

最后,历史类阅读材料的难度并不高

比如OG的第一套题,阅读部分第四篇是Virginia Woolf的女权主义文章。该文章如果以蓝思值(一个从用词和句式等角度评估文章复杂度的著名国际性标准,作为参照,大学生阅读文献的难度以蓝思值衡量一般在1300左右)衡量是950L,在所有五篇文章中的难度第二低。

从平均数来看,全部四套OG模拟卷中,第四篇(历史类)文章的平均蓝思值是1222.5L,显著低于第二篇(社会科学)的1282.5L,也低于两篇自然科学类文章(第三和第五篇,分别为1250L和1412.5L。所以实际上最难的是最后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仅高于文学类(第一篇)的1105L。

综合以上三点,AADPS的老师认为,如果将“文化底蕴”理解成狭义的“了解历史背景知识”,那这种了解对考试有一定的帮助,但重要性并不显著,不要在上面花太多时间。

而如果将“文化底蕴”理解成对西方古典文化,比如对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等的熟悉,我们的态度仍然不变:牢记OG所说的考试中所需的一切信息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不需求诸于野。

二、怎样用一个小时搞定“文化底蕴”

可能有许多上进的同学会提出:既然了解历史背景对我做题有一定帮助,那我就不想错过。老师有没有给力点的办法!

有的。答案是:维基百科(wikipedia)

维基百科是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它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虽然不及专业学术著作,但是远远高于百度百科,并且带有丰富的外部链接,作为入门再合适不过了。

比如“美国独立宣言”的维基词条,中文词条链接点此(戳不动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5%AE%A3%E8%A8%80

完整的词条包括了宣言的背景、全文、分析等等……配图3

这是女权主义的维基词条(戳不动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A5%B3%E6%80%A7%E4%B8%BB%E7%BE%A9

配图4

这些词条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如果光靠自己闷头读书要总结出这些来,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所以AADPS的老师认为,要全面、初步地了解文化背景,最好的方法是上维基百科找到相应的词条进行浏览(你可能需要学会科学上网)。由于你在浏览词条的时候,还可以随意跳转到其他词条去看,所以大体上,一两个小时就能对美国建国、南北战争、黑人平权、女权主义这些全球性主题有一个全面的大体概念。

小结

  • “文化底蕴” 的重要性有限,答题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都在原文中。
  • 为了快速掌握“文化底蕴”,比较好的策略是花一两个小时,浏览一下相关主题的维基百科词条。

本文为【SAT新天地】专栏的第六篇文章,前五篇文章为(如戳不动请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打开):

为什么你该马上扔掉手里的“巴朗3500”?

怎样用数学思维制作一张高质量的英语单词表?

怎样合理利用新SAT“拼分”规则提高总分?

备考SAT的四大战略要点(上篇)

备考SAT的四大战略要点(下)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6/8164.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