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F是我2013年的学生,两年前初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就非常坚定地对我说:“李晶老师,我特别想去纽约大学的Stern商学院。”作为全美排名前五的本科商学院,Stern是许多孩子的梦想之地,位于纽约市中心曼哈顿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它在实习和就业方面具备极大的优势。但是纽大商学院到底有多难进?SAT2200分以上,商业相关的富有含金量的课外活动(不仅仅是普通的在银行实习一周类型的活动),海外背景(在海外念高中或是有重要交换经历)。这些条件只是通往纽大商学院的基石,还需再加上ED申请,以及对这所学院的巨大热情和兴趣,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录取。
然而我们的小F同学除了对纽大商学院的巨大热情,其他条件并不具备。来自于一所每年出国人数不足十人的普通高中,SAT2180分,有市级的数学奖项,没有商业相关活动,也没有特殊的家庭背景,小F同学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与梦想之地的差距。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和我一起仔细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她的优势在于较高的标准化考试分数以及良好的理科基础,劣势在于课外活动和海外经历的欠缺。从简历上看,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好学生,有着稳定扎实的学术表现,但是没有能够向学校展现自己的领导力和活动能力的材料。这个时候,我给她提出了一个建议:“先申请更为看重学术能力的文理学院的数学专业,之后再从文理学院转商学院如何?”这个建议让小F的眼睛亮了起来,但是她同时也心怀疑虑,听说纽大内部转商学院的难度也非常大,这样曲线救国的路径是否存在一定风险?
在这犹疑不定的时刻,我教小F一个评估风险的方法,那就是设想一下两种方案可能会出现的最大风险,以及这个风险能够带来的最糟糕的状况。一种是在ED阶段选择申请纽约大学以外的其他学校,之后寻求转到纽大商学院;一种是ED申请纽约大学的文理学院,之后再进行内部转学。去了其他学校之后,转学不成功,那么最糟糕的结果是她既不能去纽约大学,更别提进入纽大商学院了。如果能够进入纽约大学的文理学院,最糟糕的结果则是她内部转学失败,但是仍然可以享受到纽约大学优良的地理位置和就业环境。通过比较“最糟”的结果,小F心中就有了数,她告诉我,无论如何,在自己喜欢的大学读书也比在其他学校强。于是这个曲线救国的方案就被我们敲定了下来。
这之后,我指导着小F在文书中巧妙地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既然来自于一个出国人数极少的普通高中,她在这所环境压抑的高中里对批判性思维和自由精神的追求,就显得尤为可贵。即使是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国式好学生,也能展露出丰富的精神世界。仅仅有文书还不够,我们在面试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小F个性比较沉稳内敛,要在面试中表达出她对纽大的炽烈感情并不是那么容易,我在不断的演练过程中一直在鼓励她,好让她能够放下心理负担,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纽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如愿发到了她的邮箱里,文理学院的数学专业,一切都与我们设想的一样。
如果这是一篇平常的录取成功案例,故事写到这里也就应该结束了。但是对于小F来说,这只是她的旅程的一部分,前头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她。于是在到美国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小F又活力满满地来到了AADPS:“李晶老师,我决定现在就冲刺Stern商学院。”我对于她的决定感到很是惊讶,因为多数学生会选择在一年之后再进行内部转学,好积攒下更多的经历,为自己的申请增加筹码。小F的这个决定,不可谓不大胆。但是她成功地说服了我,理由有三:其一是她在大一第一个学期选修的几乎都是基础课程,因此GPA非常的高,达到了3.9左右。纽约大学内部转学不需要推荐信,GPA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录取率。其二是她在纽大的半年来,对Stern商学院的了解比以前更为深入了,她知道商学院有很多项目大二的学生就可以参加,特殊的人脉关系网络也是越早打开越好。其三是纽大的内部转学并没有明确的人数限制,而是实行先来先得的政策,因此早点递交申请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小F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思辨能力和行动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口才也比先前好了不少。当初我们拍板下来的曲线求国政策并没有走错,至少小F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学校,并且能够在里面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间紧迫,我们只有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转学文书,这篇文书字数不限,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在上了纽大之后有了什么样的收获,以及商学院怎样帮助学生实现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小F的表达能力和行动力的飞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我与小F谈了两次,详细地了解了她在写作课和法律课上心路历程的转变,“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看待一件事情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早早地就作出自己的结论。”小F这样告诉我,“我也更知道自己以后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真正的Stern人并不是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有着光鲜的外表。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有强大的行动力,并且十分团结,懂得怎样运用群体的力量。”
指导小F写作这篇转学的文书并不容易,但是让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也受益匪浅。回过头来看一年前小F的新生申请文书,再来看这篇转学的文书,这其中的诸多变化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年轻人在短时间内的巨大成长。递交申请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F就敲响了我的QQ——老师!Stern录我了!
实话说,这次转学成功给我带来的喜悦,甚至比我以前直接为学生申请到Stern商学院的喜悦还要更强烈。因为我和小F都十分明白,Stern的这份录取来得有多么不容易。我们在没有任何特殊背景的情况下,拿到了一般只有富商家庭出身的孩子才能够拿到的录取,通过稳扎稳打、充分把握录取政策的方法,最终实现了目标。这是长达两年的努力过程,然则有心人终究有所回报。小F在这次转学成功之后,为AADPS的学弟学妹们写了一张非常有帮助的转学申请指南,现全文附在下面:
首先,stern的转学申请分为internal和external,我自己的申请是internal,所以主要来说说internal。Stern 的internal transfer只有fall semester可以,然后分成rising sophomore和rising junior两种,也就是说你可以大一申请,大二的第一个学期入学或者是大二申请大三的第一个学期入学。但是个人建议大一一进来就申请,因为不同于NYU的别的学院,Stern的Department Core Course有大概80多个学分再加上20个学分的non Stern requirement(NYU 128个学分毕业),所以其实可也十分繁重如果大三转进来可能会对你有很多限制。
作为internal transfer Stern并不需要推荐信,只需要提交一篇essay(字数没有要求)和GPA,个人感觉GPA在标准中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因为如果你的GPA在3.6以下你进Stern的几率一定是比3.8+或者4.0的人小很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建议大家大一申请的另一个原因,大一申请的时候stern只能看到你第一个学期的GPA,一般freshman第一个学期的课都会选的比较基础,比较容易得到很好的成绩,有利于申请。同理,大二申请难度就会大一些。
stern转学的截止日期是每年的3月1日,但是建议如果能够早一点提交是最好的。因为stern review application是rolling based的,虽然说如果你的成绩很好你晚一些交并不会有影响,不过我们今年申请的时候我一个朋友GPA满分但是她是2月最后一天交的,我们的offer都出来了一周后她才出来,个人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她申请交得晚,学校要根据还有多少个spot来决定还录不录取,换言之,如果你的GPA稍微低了一点的话就可能比较危险了。
在大一选课之初要注意看学校的官网,上面有学院转学必须要上的课程要求还有一些recommended的课程列表,尽量照着这个要求选课,这样可以保证你有申请的资格,同时也能够减轻进了新的学院之后的workload。
关于活动方面,就是尽量多参与学校stern的club组织的活动,你可以多了解到stern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院到底是不是适合你,同时这些club很多时候能够请到alumni做keynote speaker,是很好的机会。不过同时也要注意reach out到学校外面的东西,我大一期间找了个实习(fundraising intern),我个人认为对我的申请是有帮助的。Stern需要看到你可以multi-task, 这样会让他们觉得你可以handle他们学院的workload,而且他们比较喜欢看到你的眼界比较广,不只局限在学校里。
在文书方面,尽量在文书里面包含更多你在NYU期间干过的事情,丰富些比较好。Stern希望知道你为什么决定转学,所以你一定要给它体现你这个观念改变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强调stern的什么吸引了你。然后他们也很关注你在NYU这一年期间学到了什么,是否比你刚入学的时候有了成长。
NYU的官网上说去年从外校转入Stern的学生只有二十多人,这个数字并不多。所以如果喜欢Stern的话,还是尽量先进入纽大,只要是本校的学生,转学还是比较方便的。
小F的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有志于进入纽约大学商学院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参考。她的经历,也给了AADPS老师们不少启发。在竞争愈发激烈的美国大学申请中,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离梦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短期内无法跨越。但是不要因为这些差距就裹足不前,尽量寻找能够通往自己目标的路径,然后坚定地朝着一开始的目标行进,总有能够到达的时刻。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6/7936.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