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小F同学是一匹货真价实的黑马。一个月前的今天,当她一大清早给我发来带有好多个感叹号的信息的时候,我还睡眼朦胧,使劲揉搓着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信息。
“埃默里录了!!!!!!!!!!!”
这个天大的惊喜就这么结结实实地砸了下来,咣当一下,让我和小F都兴奋得手舞足蹈。埃默里是她的ED学校,也是她选校名单上排名最高的学校,这所学校出色的商科教育,对有志于投身金融行业的小F来说相当有诱惑力。选择埃默里作为冲刺目标的时候,小F对我说,她只是想试一试,录不了也不会后悔。在ED的结果出来之前,她已经顺利地拿到了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商学院和福德汉姆大学的商学院的录取,实现了保底的目标。对于埃默里是否能够对她伸出橄榄枝,虽有期待,但并无把握,毕竟对于一个SAT分数2060,阅读分数620,托福分数102,没有重大奖项的学生来说,综合排名前二十的埃默里大学显得有些遥远,如伊人在水一方。
谁又能想得到,小F真的就异军突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喜出望外之余,我回望跟小F一路走来的历程,回味着我们AADPS的老师与小F共同为申请作出的努力,意识到黑马绝非一日之功而练就,小F的录取,除了运气的成分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总结起来,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促成了小F的成功,一个是课外活动的提前规划,一个是学术领域的积极拓展。且听我一一为您道来:
“清凉探寻者”的故事:怎样让课外活动更有意义
在申请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应该做些什么?是把SAT和托福的分数刷上去?还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事情?小F选择了后者。她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够运用我在早期规划方面的丰富经验,给她的课外活动提供一些建议。“我希望能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可以入手的角度很多,到底该做哪个比较好呢?”
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许多学生,让他们面对着种种纷繁的选择,犹豫不决——是应该去做个有分量的义工?还是去跟着某某大学的教授做个实验?或者自己来做一个新的课外活动?每到这个时候,我会让这些孩子坐下来,好好地跟我聊一聊,让他们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你在这个活动里能发挥多少作用?第二,这个活动能够给他们周围的环境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如果这两个问题他们都能够清楚明白地回答出来,那么他们心里面就开始有了答案,懂得应该选择一个他们能够真正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在旁边打下手或者围观的活动,而且这个活动要有一个实际的结果,并且这个结果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带来一些真正的变化。
我和小F从头到尾筛选了一遍她目前已有的课外活动,让她一个个分析这些活动的分量有多少,随着她意识到课外活动的真正目的是行动与改变,她的眼睛开始越来越亮。“我有个想法,也许通过这个活动,我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她说道。她提到在她居住的小区里,有个怪现象,经常有些老人或者是孩子长时间地呆在小区的小卖部里聊天,甚至是睡觉,让小卖部的顾客都觉得有些不太自然。“他们在那里聊天睡觉的原因是什么呢?”我问道。“因为天气太热了,他们想在小卖部里乘凉。”小F回答道。“那么为什么他们不在家里乘凉,而在小卖部乘凉呢?”我继续问道。“可能是因为他们家里没有空调,或者想省一省电费吧?”小F开始努力地思考,眉头都皱了起来。“他们为什么家里没有空调,或者要省电呢?”我的问题一步步地指向了问题的核心。“因为他们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小F很快地答道。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她一拍手掌:“老师,我明白了!”
就这样,通过不断地筛选、提问与回答,小F逐渐地形成了一个课外活动的规划:去帮助这些因为家境贫困或者其他原因,夏天只能在公共场合乘凉的人们。具体应该怎么帮助他们?我跟小F一起制定了一个计划,让她组建起五人的小团队,每个人分配几块区域,负责调查这些区域里能够在夏天免费提供让老人和孩子乘凉的地方,比如说图书馆、博物馆、商场中庭,老年俱乐部等等,并且调查能够到达这些地方的公共交通工具,然后做出一份完整的表格。她作为小组长,将这份表格做成几个版本的海报,附上这些可免费乘凉的地点的说明图和鲜明的文字,让组员们去各大小区进行张贴宣传,好让那些乘凉者能够找到更加适合的地点。我们将这个活动称之为“Coolness Hunter Project”(清凉探寻者计划)。
清凉探寻者计划持续了一个多月,小F组建起的五人小团队活跃在她所在的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途少不了遇到困难重重,特别是在小区张贴海报的时候,他们不止一次被物业公司的保安当成是张贴小广告的,遭到了各种驱赶。小F想到了一个办法,向小区的居委会大妈求助,跟她们说这个活动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区里的老年人。我在线上指导着小F,让她多“卖卖萌”,居委会的大妈会被他们说动的。这招果然奏效,在居委会的帮助下,他们最终在多个小区获得了张贴海报的机会。
在小F的申请文书中,“清凉探寻者”成为了一个关键词,她自豪地称呼自己为“Coolness Hunter”,向美国大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自己发现了社会边缘人群的夏天乘凉的问题,并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一点点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她做出的这个行动虽然看似微小,却实实在在地让她身边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也是埃默里认同她的关键原因。
“如果世界没有了辣椒”:一个学术领域的探索和思考
让小F摘得埃默里早申请录取的原因还有一个。这个原因比前一个更为有趣,也同样重要,那就是小F在我们AADPS老师的引领下,在学术领域展开了一次独特的探索。大家知道,埃默里大学的申请文书题目很是特殊,其中有一道题目问的是,如果学生有机会自己开设一门课程,要开设什么样的课,授课的目的和课程的设计具体应该是什么。小F碰到这道题的时候,也是纠结了很长时间,不知道应该设计出怎样的一门课程。当与我们的老师进行文书的头脑风暴的时候,我建议她思考一下,如果身边她习以为常的一样东西消失不见了,世界会不会发生什么不同,或者还是跟原先一样。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她最喜欢的辣椒——“如果世界没有了辣椒,会变成什么样?“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但是离变成一门能够在埃默里大学开设的课程还有距离。要让这门课变得更加丰富具体,小F需要理论的支持。那段时间里,我和小F一样卯足了全劲儿,在论文资源网站上搜索之前有没有过类似的研究。幸运的是,我在美国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网站上找到了一篇论文,谈的是牛奶对人类基因和人类历史的影响。虽然这篇论文没有提到如果没有牛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但是它提供一种解读的角度和方法,来理解某种食物在人类历史里发挥的作用。这篇论文就像是引火线,在小F的脑袋点燃了灵感的烟火,她哗啦啦冒出了好多新的点子,从印度人和玛雅人崇拜辣椒的文化开始谈起,结合中国古代医学里以辣椒入药的方子,谈起了辣椒对人类宗教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当然,我也不忘提醒她,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来考虑辣椒这种作物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少了辣椒,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生态环境是否也会有所不同。
就这样,一门结合了文化研究、宗教研究、经济学、生态环境学的课程,就这样被我们设计了出来。设计的过程,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小F的创造力,这个问题独特的切入点,再加上寻找资料中不断碰到的惊喜,使得小F的这篇埃默里的申请文书,成为了今年申请季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文书。她的独特的创造力,也成为了申请的助推剂,让埃默里的招生官在众多的申请者中发掘到了她。
小F这匹”黑马“的故事,是否也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在看似幸运的同学的身后,在那些看起来以低分勇夺名校录取的神奇案例的下面,往往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了努力、奋斗、还有新鲜的想法。在这些也许不会被说出来的故事里,有着美国大学真正看重的品质:改变世界的能力与创造力。
我们AADPS的老师会帮助你挖掘出自己的这些品质,将自己也锤炼为一匹他人眼中的“黑马”。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6/7555.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