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的《周五话留学》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新SAT考试强调学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很多阅读和写作题是基于证据举证(Evidence Based)的题目。相信大家也都很清楚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考生一定要广泛扩大阅读面,才能应对新SAT考试。那么,中国同学应该怎样寻找最好最适合自己的英文书?找到了书之后应该怎么读?本周,我们将通过深入解读新SAT的出题思路之源,也就是现已被美国各州广泛采用的“各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以下简称‘共同核心标准’)”,从官方渠道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要读”、“读什么”、“怎么读”的权威答案。
一、 为什么要阅读?共同核心标准说“为了大学和就业”
每个人的学习动机可能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中华崛起,有人为了诗和远方。但是,共同核心标准认为,大多数学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为进入大学和(或)就业做准备,而无论是职场还是大学校园,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中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或者说强项,比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的知识基础等。那么应该怎样培养这些特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共同核心标准首次将教学标准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大学与就业准备度锚定标准(College and Career Readiness Anchor Standards)”,这种划分方式也是共同核心标准相比美国过往教学标准的一大特色。它以目标为导向,明确了学生在进入大学和职场之前所应具备的听、说、读、写、算各方面能力衡量标准,并以此架构起第二层的“各年级具体标准”。英语部分的锚定标准包括阅读、写作、听说以及语言(主要是语法、词汇、标点等)四项,其中阅读部分子标准是我们今天介绍的重点内容,分四方面共十点:
- 关键点与细节(Key Ideas and Details)
- 弄清文章表达的确切意思并做出合理推论,从文中引用证据证明自己结论
- 确定文章主旨以及其演变情况,概括重要的论据细节和论点
- 分析个人、事件以及论点在材料中怎样发展、推进并互相影响
- 布局与结构(Craft and Structure)
- 分析遣词造句的技巧、涵义以及象征意义,并说明作者如何通过特定的用词塑造文章观点或建立情感基调
- 分析文章结构,包括具体句子、段落或者更大的单位(例如章节)之间的联系
- 分析评价观点或写作目的对于文章内容和风格的影响
- 知识与观点的整合(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Ideas)
- 整合并评估以视觉化、数据化和(或)文字等不同展现形式的内容
- 说明和评估文章中的论点和主张,包括逻辑推论的合理性、相关性和充分性
- 分析两份或更多的材料如何论述相似的主题,从而建立相关知识,或以此比较各作者的论述思路
- 阅读范围和文本复杂度(Range of Reading and Level of Text Complexity)
- 独立、熟练地阅读并理解复杂材料,包括文学和信息文本
AADPS的老师认为,这十点实质上相当于SAT考试官方对“何谓‘批判性阅读’”的完整回答,并且从目前的SAT考试模拟题来看,阅读题型也全部是围绕着这十点来设计的。而且考虑到共同核心标准认为上述标准属于衡量未来的职场和学业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这十点的重要性实在是非同小可。
二、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请看共同核心标准按年级开的书单
共同核心标准强调学生要阅读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难度适中的材料,同时还要广泛阅读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优秀材料。为此,共同核心标准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情。
首先,它在前述第一层阅读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二层具体阅读标准。它包括针对幼儿园到12年级学生的“文学(literature)标准”和“信息文本(informational text)标准”,适用于幼儿园到5年级学生的“基础能力(foundational skills)标准”,以及6-12年级学生的“历史、社会、科学技术学科读写能力标准”。实际上它是按照年级和主题两个维度将第一层标准具体展开。例如下表是就第一层标准中第三方面第九点“分析两份或更多材料……”的规定,从“信息文本标准”和“文学标准”两方面分别针对9-10年级和11-12年级的具体规定:
两种维度 | 9-10年级 | 11-12年级 |
---|---|---|
信息文本标准 | 分析美国具有重大历史和文学意义的重要(seminal)文献(例如葛底斯堡演说等) | 分析美国17-19世纪具有重大历史和文学意义的基石性(foundational)文献(如独立宣言、权利法案等)的主题、目的以及修辞特征 |
文学标准 | 分析作者如何将原始材料转化为某一特定作品(例如莎士比亚如何从奥维德(Ovid)作品或圣经中选取主题,以及其后的作者怎样消化吸收莎士比亚的戏剧) | 了解18至20世纪初的美国重要文学作品相关知识,包括同一时期的两份或更多材料如何处理相似的主题 |
因此,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无论对几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考共同核心标准对该年级学生的期望要求,安排不同主题、不同难度要求的阅读任务。
第二点,恐怕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点,是共同核心标准为了向美国的老师展示怎样选择阅读材料,设计了一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范例。这是一份包括三百多篇材料的书单,涵盖了故事、诗歌、戏剧等文学领域,还包括了许多优秀的信息文本,其中不乏经典传世名作。从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的《小熊》、《绿野仙踪》,逐步过渡到5年级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再到9-10年级的《荷马史诗》。到了11-12年级,推荐的阅读书目除了我们之前提过的托马斯·潘恩的《常识》、乔治·奥威尔的《政治与英语》等,还有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以及《了不起的盖茨比》,著名诗人济慈的诗作等许多文学作品。无论你是否将要面对新SAT考试,这些材料都是优秀的阅读材料。当然,考虑到中美两国语言教育的区别,中国学生阅读的作品可以适当低一到两个年级。
然而这份书单最有价值之处还不止于此。它的最大亮点,是从每一篇推荐的文章或者书籍中,选取了符合该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篇章段落。这些文字的长度和复杂度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字数短则数百字,长则上千字。例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托马斯·潘恩的《常识》是一个几十页的小册子,而在书单中只是引用了一小段,字数在200字左右。我们接下来会讨论怎样善加利用这些篇章。
三、怎样阅读才能满足共同核心标准的要求?美国学者建议:细读式阅读法(Close Reading)
传统的英语教育往往过于强调阅读的数量,但是这种泛读难以快速建立批判性思维,很难适应SAT考试的要求。美国学者针对共同核心标准的要求提出了细读式阅读法(Close Reading) ,它的要点包括:
- 选择短篇、高品质的复杂文本
- 学生首选独立阅读文本,如暂时无法独立阅读,可以与伙伴一起或组织小组阅读
- 由老师引导放声朗读,鼓励小组中每一个学生投入参与
- 基于文本开展提问与讨论。重点可放在作者对词汇的选择以及重复、具体的造句、文学技巧、学术用语或包含关键信息的重要段落
- 鼓励学生之间开展讨论
- 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应用通过阅读所学到的知识
因此AADPS的老师认为,想提高阅读能力,可以从两方面利用这份书单。一方面,可以在空余时间泛读书单上列出的经典作品,不断扩大自己的见识和格局。而另一方面,刻意的集中精读是迅速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考虑到书单中选取的短篇章全部出自名家之手,难度循序渐进,它们实质上是为新SAT考生提供的优秀的练习材料。如果能坚持每天精读一篇几百字的文章,无论是自己独立学习,还是与老师、小伙伴或者父母一起,都会非常有效。在讨论或思考时,应该围绕着共同核心标准所提出的十点要求,采取复述文章内容、互相提问、辩论正反观点、写下自己感想等多种方法,迫使自己运用细读式阅读把握文章精髓。只要能坚持这种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分析更高难度的阅读材料,批判性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快速提升。
温馨提示:本文提到的书单以及细读式阅读法原文可直接在我们网站aadps.net中点击文中链接下载。您也可直接在微信公众号留言告知我们您的邮箱,我们会将下载链接发送到您的邮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