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虽然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但是一个通用准则(rule of thumb)是如果在10月初还没有拿到SAT1400或者ACT30以上的成绩,AADPS的陈欣老师认为你应该在早申轮申请保底学校,即排名80左右、对国际学生比较友好的综合性大学。
保底学校对于你的整个申请乃至后续赴美求学过程有重要意义:
一、保底学校让你在最坏情况下不至于无学可上
毫无疑问,间隔年(gap year)对于学生和家长都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如果不确定自己已经做好的充足的准备(比如至少和有gap经历的朋友深入聊一聊),还是尽力避免这种情况为好。没错,你要把保底学校当成自己会上的学校来认真对待,在好几个选项间选出最适合你的。
当然,就算最后真的去保底学校,也不是世界末日。陈老师之前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工科学生,当年申请在其他机构只做到UIUC一个录取。当然这位学霸并没有自暴自弃——事实上他高三学了六门AP,然后到美国以后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认真参与课外活动,最后基本是在那边全系制霸的状态(我特别强调他别在转学文书里面显露出鄙视周围同学的意思……)。然后大一下就在我这边申全美两个最好的工程学院:西北和康奈尔。然后西北据,康奈尔录。因此坏事就这样变成了好事。前年我们有一位学员从科尔比直接转入了宾大,今年我们有另一位学员从北卡教堂山直接转入了杜克。虽然AADPS的体量不大,但案例比比皆是。
二、对于特定学校,及早申请有助于进入一个优势项目而不是被最后塞到保底项目里
这是另外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我这边先是有个小姑娘ED录了梦校。然后在十二月份就把她分数一模一样但早申请全军覆没的闺蜜拉到了我这边来。陈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学员也非常配合,最后结果皆大欢喜。但是独独有一点——宾州州立居然把她给塞到2+2项目里去了(学员最后去的是一般意义上比PSU高两个档次的一个知名文理学院)。
因为这几个知名的公立大学都是采取随来随审、先到先得的录取政策,要去占坑的话(当然最后几个offer在手去不去还是随你挑)还是要赶早。
三、早申轮保底录取,在常规申请中会给你心理上和选校上带来无可取代的优势
如果在常规申请的时候,手上一个offer没有,大概是种什么状态?你的同桌拿到ED梦校,正在美滋滋一个个取消其他学校申请。你后背的哥们被PSU2+2录取,虽然这个项目有它自己的问题,但毕竟好歹最后拿的是前50的文凭。你确定你的心智有足够坚强,能够抵御住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在这个当口你确实需要沉着冷静,你可能还有考试要考、文书要写、网申要填。心不定的话这些工作可能一样都做不好。
另外一方面,保底录取是你的坚实后盾。拿到80名的,你就可以前50往上走。拿到50名的,你就可以前30往上走。要是没有这个信息,申请方案要做得稳妥的话必须从前80开始申到你目标冲刺的学校等级为止。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因为客观来看同学在申请季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在截止日期前能申请的学校数量是一定的,欠考虑的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把宝贵机会浪费在规避概率风险上。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22/9517.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