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的拼分政策,有哪些值得留意的地方?

往年,区分SAT和ACT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SAT在送分时可以选择组合不同场次的分数,而ACT则只能缴费一次、递送一次。从申请者的角度来说,两种方式各有优劣——SAT可以组合出高分(但在由2,400分的三个分项改革为1,600分的两个分项后,这一优势已经被削弱了很多,鉴于大部分中国申请者在数学上都能取得高分),而ACT每一场考试都可以作为一个全新开始,学生技术上大可以隐瞒以往的考试经历。

根据近年的研究,ACT认为拼分确实能够预见学生在大学中的表现,因此也开始提供拼分。当然就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无疑这也是对强势竞争对手SAT的一种效仿。ACT的拼分没有太多自由,是在提交所选择场次分数的基础上,再附加一个以往四个分项分数最高分平均出的总分,以及拼分总分所涉及的每个单项场次分数(plus all the scores from the test events that are part of the superscore composite)。

AADPS的老师要提醒大家,目前ACT的拼分政策本质上和Common网申系统中自报成绩异曲同工,不过学生无法自主的隐瞒分数或者考试经历。比如之前某次考试,在“数学”单项取得高分,而“科学”单项却考砸,影响了整体表现。ACT的拼分反而有可能把这次失利给主动暴露出来,给申请带来负面影响。这样一来,稳定且逐渐进步的考试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考出新的高分,把拼分涉及的场次给更新覆盖掉。

另一方面,在送分时也要确认清楚学校会收到哪些分数。往年的标化考试改革,在新推出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混乱,所以必要时也需直接联系考试主办方确认。需要检查实际通过官方途径报告的分数和申请系统里填写的分数一致,否则有可能给大学留下不诚信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的申请审核政策一般都较为保守。虽然ACT官方有为拼分背书,但具体是否认可拼分并在申请中作为核心因子来考虑,还有待于大学招生办在实践中的考量。有部分大学一早就在招生办网站官宣不认同由多场考试分项高分平均出的ACT总分。在历史上就接受ACT拼分的美国大学有以下这些,供大家在选校时参考:

综合性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塔夫兹大学,波士顿学院,罗彻斯特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北卡教堂山,利哈伊大学,迈阿密大学,华大西雅图。

文理学院:波莫纳学院,明德学院,瓦萨学院,卫斯理安大学,科尔盖特大学,格林内尔学院,肯尼恩学院,康涅狄格学院。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22/15701.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