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志
威尔斯利学院由对对女子教育有特别热情的波士顿律师杜兰特夫妇(Henry and Pauline Durant)创立于1870年。首任校长(Ada Howard)和几乎所有教授以及管理人员都是女性。最初名为威尔斯利女子神学院(Wellesley Female Seminary),学校很快经州议会批准改为现名。314名学生于1875年正式开始上课,并入住了教学和宿舍一体的五层学院大楼(College Hall)。四年后,18名学生完成学业成为第一届毕业生。在接下来的二十五年里,威尔斯利从一个新生的小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坐拥坚实博雅教育基础、富有活力的学术社区。1890年代对于课程大纲的修订强化了理科教育并聘请了一批知名女性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家。诸如滚木环(hoop rolling)和植树日(Tree Day)等从那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1914年,学院大楼被大火焚毁,所幸无人死亡。学校用十七年的时间来回复元气,兴建了九幢主要校舍,校园的学术中心也从瓦本湖(Lake Waban)畔转移到了附近的诺如贝加山(Norumbega Hill)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更多变化:校长暂离职位领导了美国海军妇女预备役(Women's Reserve of the U.S. Navy)并获得勋章,学校也暂时为海军训练了一批男性军官。战后,学院很快放弃了一批研究生项目,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两位最知名的校友前国务卿马德琳和前国务卿/第一夫人希拉里分别毕业于1959年和1969年。上世纪六十年代,校方再次进行课程改革,让现代化的理科教育能和博雅教育融会贯通。自1968年以来,与麻省理工等其他大学的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机会。威尔斯利的拉丁文校训“非以役人,乃役于人”(Non Ministrari sed Ministrare)体现了学院鼓励学生服务社会、积极作为的精神。
生活
威尔斯利两平方公里的校园俯瞰着瓦班湖,有常绿落叶林地和开阔的草地。为了让年轻女子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初所有的宿舍都建在山上。大一学生会被强制分配到专门的宿舍里,而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并参加宿舍抽签。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住校,大三大四的学生通常可以住在单人间。学院设有五处食堂,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生中心(Lulu Chow Wang Campus Center)的便利店和咖啡馆购买简餐。搭乘公共交通去波士顿通常需要花费八美元和一至二小时。
学院有约两百个个学生组织,从文化和政治组织到社区服务、出版物、校园广播和体育俱乐部。威尔斯利没有姐妹会,但目前有六个活跃的荣誉社团,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兴趣。它们赞助校园内的许多讲座和活动,并为其他社团的活动提供资金。新生们也需要经过特别的考验和筛选才能加入荣誉社。校园中出版物包括校园生活月刊Counterpoint,校报《威尔斯利新闻》(The Wellesley News),文学杂志《威尔斯利评论》(The Wellesley Review)等。作为七姐妹的一员,威尔斯利有许多源远流长的传统。比如每位大四学生都有一个从前辈那里传下来的木环。 在毕业前,她们将穿着长袍,比赛谁能最快将木环滚到终点。 在20世纪初,胜利者被认为会是同届第一个结婚的人;现代,她则被祝福最快荣升CEO。比赛前一天晚上,许多低年级学生将在图书馆附近的比赛场地露营,为她们的“姐姐们”占一个好位置。
威尔斯利有13个运动队——篮球、赛艇、越野、击剑、曲棍球、高尔夫球、长曲棍球、足球、垒球、游泳跳水、网球、田径和排球。学院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吉祥物——运动队或运动员的昵称为“蓝”(the Blue)。学院是国家大学体育协会第三组(NCAA Division III)的成员,还与其他女子学院盟校进行越野、排球、赛艇、游泳跳水、壁球和网球比赛。赛艇队创立于1970年,是全美第一支大学女子赛艇队,在2016年首次夺冠。运动队总部是建于1985、以前任校长命名的基欧汉体育中心(Keohane Sports Center),设有室内体育场、游泳池、壁球场、200米跑道、攀岩墙、四个室内网球场以及其他各种运动区。校园里还有四个户外运动场和一个户外跑道,以及八个室外网球场和一个船屋。
学术
由钢铁大王卡内基(Andrew Carnegie)于1905年捐资新建的图书馆(Margaret Clapp Library)拥有超过150万册藏书、期刊、录音和地图等。全自动电子书目可供学生随时查询借阅,且通过协议学生还可以调阅波士顿地区其他学术图书馆的书籍。1993年开馆的戴维斯博物馆(Davis Museum)是著名西班牙建筑师莫内尔(Rafael Moneo)在北美的第一件作品,其外形受到了将博物馆视为藏宝库的灵感启发。博物馆坐落在校园中心的学术广场(academic quad)旁,由一座桥与艺术中心(Jewett Arts Center)相连。藏品囊括世界各地的文物,也时常举办当代艺术展览。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
学院开设56个传统和跨学科专业,学生亦有自行设计专业的自由。最受欢迎的专业有经济、政治、心理、英语和生物,事实上近几十年来全美出色的女性经济学家大都是威尔斯利校友。对于24岁以上、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在年轻时开始或完成学士学位的非传统学生,学院有特殊的项目(Elisabeth Kaiser Davis Degree Program)帮助她们实现大学梦想。对于通识教育要求,所有新生都必须完成大学写作课,并在之后满足数学要求并进行非西方文化和两年外语的学习。此外,在人文、社科和科学方面还需要各修三个学分。
对于威尔斯利的新生,在大一下即可参加专属的研究实习项目(First-Year Student Research Apprentice Program),修读社科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早在大二学年即可教授指导下开展正式研究(Sophomore Early Research Program)。约有一半大三学生选择出国交换一学期或一年,利用160余个项目之一练习外语、进行实地研究或寻找对专业的新认识。在工程方面,威尔斯利与麻省理工学院、巴布森学院(Babson College)和欧林工学院(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合作开设强调跨学科体验的双学位课程。学院还与布兰戴斯大学的国际商学院共同开设了为期五年的本硕连读项目。
录取近况
2025Fall早申阶段,威尔斯利学院共收到8,907份申请,录取率为13.74%,中国学生录取近20人,来自深圳国际交流书院、上海中学国际部、人大附中ICC、广州贝赛思、深国交、南外IB等顶尖高中。
近年威尔斯利早申录取率约为常规申请的2倍,目标威尔斯利的申请者应优先选择ED轮次。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22/13400.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