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志
耶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涅狄格殖民地(Colony of Connecticut)法院在1701年颁布的“为自由而建设学院法案”(An Act for Liberty to Erect a Collegiate School),希望能藉由新设的学院来为当地训练牧师和领袖。均为哈佛校友的十名公理会牧师聚集起来,将他们的藏书作为新学校的图书馆。他们被后世称为创始人(The Founders)。新设立的小学院四易其址,最终于1716年搬到了纽黑文(New Haven)。1718年,第六任哈佛校长的儿子马瑟牧师(Cotton Mather)说服了波士顿大商人耶鲁(Elihu Yale)捐献560英镑修建一幢新校舍。为纪念此举,学校更名为耶鲁学院(Yale College)。
作为当地唯一一所高等学府,耶鲁教育了几乎所有康涅狄格名流的儿子们。相对于当时哈佛的开放趋势,耶鲁显得更加保守一些。为了专研原始的旧约圣经,校长斯泰尔斯(Ezra Stiles)要求所有新生学习希伯来文,也即校徽上希伯来文校训的来历。另一方面对古典教育的强调也促使了秘密结社的产生——志同道合的学生们组织起来讨论当代学术、文学与政治。独立战争期间英军占领了耶鲁,所幸将军的秘书是一位校友。他出面交涉,避免了校园被军队焚毁的惨剧。
随着十九世纪的到来,为了吸引学生,耶鲁在古典和现代中努力寻找平衡,开设了诸如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当时的新兴学科。在这一百年里,耶鲁逐渐扩展,先后设立了医学院、神学院、法学院、研究生院、理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前身)和艺术学院,在1861年颁发了全美第一个博士学位,并于1887年由州议会通过法案批准升格为大学。在此期间,大学的教育目标逐渐由古板的教士变成了富有男性魅力和贵族气质的学者。哈佛耶鲁的橄榄球对抗源于1875年,而1892年两校开始了第一场辩论赛。
1907年,由耶鲁大学毕业生和教员组成的雅礼协会(Yale-in-China)开始在湖南长沙办学。1942年美国加入二战,耶鲁校园也改为战时训练学校,还额外成立了中文学校以培养会说中文的军官和士兵。1966年,耶鲁开始与当时作为七姐妹之一的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讨论合并事宜,但最终被瓦萨一方拒绝。两所学校都在1969年开始改革成为男女混校。像其他常青藤一样,耶鲁在二十世纪初制定政策保持来自显赫家庭的白人清教徒比例。直到1970年代,这一政策才被废除,是所有藤校中最晚的。耶鲁大学的校训是“光明与真理”(Lux et Veritas及同义的希伯来文),象征着耶鲁对自由思想、学术探索和道德责任的重视。校徽上两种古代文字的融合亦体现了耶鲁深厚的人文学术传统和宗教文化背景。
生活
耶鲁一点一平方公里的主校区位于纽黑文市中心,包括临近耶鲁纽黑文医院的医学院部分。在城市西边,大学还拥有占地达二平方公里的运动设置,包括一个高尔夫球场。耶鲁校园以大学哥特(Collegiate Gothic)的建筑风格而为人所瞩目,大学画廊(Yale Art Callery)、英国艺术中心(Center for British Art)、斯泰尔斯住宿学院(Ezra Stiles College)等现代建筑也经常在建筑史课程中被提起。耶鲁的住宿学院系统(residential college)由向往牛津剑桥的亲密社交环境的慈善家哈克尼斯(Edward Harkness)在1933年发起。每个住宿学院由与学生住在一起的学院长和教务长领导,拥有自己的研讨班(seminar)、社交活动和讲座(Master's Teas)但并不开设学术课程。所有本科生都是某个住宿学院的一员,十二个学院围绕一个广场而建,拥有各自的食堂、庭院、图书馆、休息室和一系列生活设施。2017年,大学又在校区北边临近自然科学实验室的科学山(Science Hill)新建了两个住宿学院。
耶鲁拥有四百余个学生组织。学院理事会(Yale College Council)是官方的本科学生会,管理所有注册在案的学生组织并通过下属的学生组织委员会(Undergraduate Organizations Committee, UOC)为它们提供经费支持。1872年成立的《耶鲁记录》(The Yale Record)在《笨拙》休刊后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幽默杂志。校报《耶鲁每日新闻》(Yale Daily News)创刊于1878年,而周刊《耶鲁先驱报》(Yale Herald)在1986年诞生。独立、非盈利的德威社(Dwight Hall)协调两千余名耶鲁本科生在纽黑文当地七十余个志愿项目中提供服务。戏剧协会(Yale Dramatic Association)与斗牛犬影业(Bulldog Productions)分别是戏剧和电影爱好者们的集中地。此外戏剧联盟(Yale Drama Coalition)负责每周末的演出。大学电台(WYBC)在中波、长波和互联网上播出,完全由学生自主运营。政治联盟(Yale Political Union)接受知名校友如前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和前纽约州州长保陶基(George Pataki)等的指导。而国际关系协会(Yal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ssociation)则负责组织和训练全美领先的模联队。校园中有数个希腊会和20个左右的无伴奏合唱团(a cappella group)。
耶鲁大学有35支运动队和诸多体育设施。像其他常青藤成员一样,耶鲁并不提供体育奖学金。耶鲁碗(Yale Bowl)是全美第一个“碗”型橄榄球场,开启了后续大型橄榄球场的先河;佩恩体育馆(Payne Whitney Gymnasium)则是世界第二大的室内运动场。运动队吉祥物是名为英俊丹(Handsome Dan)的斗牛犬,以设立自1889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最悠久的大学吉祥物。大学赛艇队(Yale crew)是美国最早的大学运动队,曾经两次代表美国荣获奥运金牌。据称飞盘(Frisbee)这项运动是耶鲁学生的发明。住宿学院间的体育比赛也是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
学术
耶鲁大学图书馆系统共有一千五百万册藏书,位居全美第三。其中主图书馆(Sterling Memorial Library)拥有四百万册藏书,其他书籍则分布在各学课图书馆中。珍本图书馆(Beinecke Rare Book Library)藏有大量善本书籍和手稿。医学图书馆(Harvey Cushing/John Hay Whitney Medical Library)藏有史上重要的医学著作和医疗器械。沃波尔图书馆(Lewis Walpole Library)拥有在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领域的最大收藏。耶鲁的博物馆也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画廊拥有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到现代艺术的十八万件作品。英国艺术中心由慈善家梅隆(Paul Mellon)捐赠,是英国本土以外最大的英国艺术收藏。自然历史博物馆(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藏有人类学、考古学和自然环境相关的诸多文物供学生参观学习。
耶鲁没有所谓的核心通识课程,学生只需要保证修读两门人文艺术、两门科学和两门社科,以及从另一个维度上各有两门分别满足数量推理和写作要求的课。按照入学时的程度,学生可以通过一至三门课程或出国学习完成外语要求。在每个学期的最初两周,学生可以在正式选课前无风险的尝试不同的课程。耶鲁本科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研究生院的资源,在大二时从七十五个专业中选择一个,所有课程中约三分之一会是专业课。耶鲁历史系提供最受欢迎的本科专业,学生们非常乐意利用30至50页的毕业论文来检验自己大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产生的见解。耶鲁的英语教授们独占文学理论的鳌头,而生物系为有志于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或进入医学院深造的学生都预留了一席之地。对于人文方向有独特兴趣的精英们则可以申请进入定向学习(Directed Studies)项目,通过大量的阅读、讨论和写作来以一种跨学科的方式钻研西方传统下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政治。
对大一新生,耶鲁提供超过一百份研究奖学金(Freshman Summer Research Fellowship)供有兴趣的学生在教授指导下开展独立暑期研究。对于有志投身科研事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可以申请研究生院的研究奖学金(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获得免费的住宿和共计四千美元津贴,但仅限于美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学校设有专门的网站供学生搜索感兴趣的教授和实验室。创新思维中心(Tsai Center for Innovative Thinking)及工程创新设计中心(Center for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nd Design)帮助学生进行跨领域合作、设计产品原型乃至创业。历史上耶鲁并不鼓励出国学习,但情况在近年有了很大改观。目前约有三分之二的本科生参与一暑假、一学期或一年的出国交换。与此同时耶鲁还为学生提供在伦敦、北京、雅典、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坎帕拉等城市的为期八周的暑期实习项目。
录取近况
耶鲁在中国大陆录取人数长期维持在个位数至十几人(如2024年仅录取16人,2025早申录取9人),占录取总数约1%。
耶鲁大学宣布自2025年秋季入学起,本科每年扩招100名学生,使每届新生规模达1,650人,本科生总数增至6,600人。这是耶鲁历史上第三次扩招(前两次为1969年、2017年),旨在回应日益增长的申请需求。扩招之后,国际生比例仍为11%,预计新增国际名额约10人,中国学生可能仅分得2-3个名额,竞争激烈度未显著降低。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22/13237.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