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大学的社交焦虑

人们说一位作家应该写他所熟知的主题,因此作为一名在大学中一直遇到人际关系挑战的新鲜人,我就写了这篇关于社交焦虑的文章。当然必须强调,综合考虑的话我的大学生活还是挺不错的。我一直不想提笔,因为怕在别人眼中显得没事找事。但最终我还是决定冒这个风险,因为我认为分享个人想法和经验对我们很重要,即使这些想法和经历看起来不合理或者从外部看起来过于夸张。我想传达的信息并不是“我真不幸”,而是“如果你有这种感觉,你并不孤单。”

在中学时,因为害怕在课余时间与其他孩子互动,我把时间都花在读书上。这使我能够以与流行文化隔绝为代价来深化我对学校科目的理解。我离群索居到了如此的地步,以至于我对“不酷”的恐惧已经成为了对现状的切实反映。其他孩子们有时会因为我不了解电视节目和音乐而嘲笑我,而我最终意识到我犯了原则性错误。父母认为我杞人忧天,但实情并非如此。

大学被描绘成一次金盆洗手,一个在不知道你高中黑历史的新朋友帮助下重塑自我的机会。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即使我希望摆脱我的恐惧,我也永远不可能完全正常,因为我的焦虑一直影响着我的兴趣和能力。大学生活很快让我明白社交焦虑无法让我充分培养智力,并在损害我的职业前景。自从我第一份工作以来,社交焦虑一直在这些方面扯我后腿。当时我在一家快餐店打工。经理说我的能力不足以当收入相对更高的收银员,所以我一直在后厨。即使这样,我也非常不适应,因为厨房很嘈杂,除非我一直吼出我想说的,否则我的同事们会听不清。因为当需要帮助时我很难说出口,我的能力最终比其他员工差了一大截。

作为一名有潜力的理工科学生,​​那种学霸应该不善社交的刻板印象曾让我深感安慰。但在大学第一年,我终于意识到我的焦虑总会阻碍我。我没有申请需要推荐信的实习或暑期课程,也没有去招聘会或向我的教授询问研究机会。仅当需要获得选课许可时,我才会见我的学术顾问。

我知道我需要改变,因为每个人都告诉我,现代的雇主除了个人天赋之外也重视团队合作。我每天都看着周围这个明亮热闹的世界,心想:“明天会有所不同。明天我会有勇气去office hour,或预约学校职业发展中心的面谈,或向一位年长的同学询问她的研究经历。”不幸的是,第二天总是和前一天一样过去了。直到年底,我才意识到我浪费了多少时间。

对于一个恶性循环而言,改变我生活中的负面部分并非是治愈社交焦虑。当你自身结成一个茧时会很难破茧而出。我必须通盘接受自己的人格,而不仅仅是把其他部分和社交焦虑分离开。我意识到,即使我比其他人更安静,或者对社交相关的爱好知之甚少,我也可以开心。没有焦虑,我的优势可能未必能和别人一样强。当我因恐惧而保持沉默时,我不知不觉地成了一个好听众。我对孤独感到高兴,绝不会迷恋派对或沉迷于手机。我不认为我的朋友和家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的亲密关系对我来说是不可替代的。我毫不怀疑,如果没有社交焦虑,我的生活会更好,但我也会是一个不同的人。

重要通知

本文由AADPS编译自网络,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8/13459.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