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二年级学生而言,申请美国大学是非常煎熬的一段时间。取决于你在整个过程中的哪一环节以及你能得到何种支持,在选择未来四年在哪里度过时做错误的决定比做正确的决定更容易。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希望能分享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和教训,看看在选校时有哪些坑能够避开。
我没有花很多时间研究大学
还在高中时,我把研究大学拖到了最后一刻。是的,我等到了十二月才做这件事情。在那时我刚刚考完最后一次SAT并开始看州立大学。那时候,很多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已经错过,对于剩下的学校留给我的时间也已不多。因为我的拖延症,我已经丧失了不少机会,也没能利用早申请(early decision)的优势。对还没启动申请工作的大家而言,一定要好好利用即将到来的暑假研究大学。等到十二月的时候你会感谢自己哒!
我在申请季前没有做访校
有几个原因让我没有花很多时间去大学访问。 首先,我一开始觉得在被录取之前没有啥看学校的理由。 其次,我和我的父母没有时间和资金去驱车几个小时访问全美各地。 事实上,我在申请之前只去过一所学校,因此我不知道我所寻求的学校到底是怎样的。 从给我发offer的大学中选择时,除了参照其他人认为的“好选择”之外,我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在接受学校的offer之前,尝试在校园中花点时间,尽可能的感受一下文化氛围。 毕竟,这将成为你未来四年的家。
我差点听了损友的建议
在高中时,你一年有大约180天都被同一群人包围。别人的意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话虽如此,高中朋友并不总是能就你自己的未来给出最好的建议。到不是说他们想要故意伤害你。他们只是和你一样处于成长发展的阶段,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也不太了解。
当时我的朋友们正在试图帮助我选学校,其依据是在哪里我能学得更轻松愉快。对他们来说,去“更容易”的大学(如果你可以把这样的学校称之为高等学府)似乎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有更好的设施,似乎没有我考虑的其他学校那么压力山大。我把他们的建议当真了,并准备回家接受offer。幸运的是,一位老师在课上叫住我,问我在哪里想上大学。在听取了我的各种选择后,她坚持认为我应该选择读起来更辛苦的学校,其原因包括更好的就业前景,更好的研究生机会,以及教育质量。最后,我听从了老师的意见。虽然在新学期有时压力非常大,但我能够在新领域获得经验,并建立起我可能没有机会在另一所学校获得的伟大友谊。
选择一所大学可能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困难。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对于即将要做出选择的各位,一定要尽早做一些背景研究、访问校园并从靠谱的人那里获取建议。你现在做出的选择会在未来四年影响你。
重要通知
本文由AADPS编译自网络,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8/13380.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