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想学计算机,我能做什么?

美国大选这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终于在11月9号落下了帷幕,先前不被看好的地产大亨唐纳德·川普击败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成为了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众多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同学们在吃瓜看戏的时候,也不仅对未来的留学生涯产生了一些新的疑问。川普的上台,可能会让美国长期工作签证(H1B)变得更加难以获取,虽然目前仍然不清楚川普组建的新政府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限制外来移民的进入,但是从过去两年H1B越来越低的中签率来看,接下来几年的H1B政策应该不会放宽,而是会继续缩紧。希望在美利坚扎根的美国本科申请者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估计也开始在心里打起了小鼓——到底应该在美国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找什么样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留下来,成为了来我们这里咨询的众多学生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选择计算机科学专业,或是跟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如电子工程,是目前通往H1B的最便捷的道路。因为美国每年发放的工作签证,超过90%都是给从事科技相关行业的人员。因此,计算机专业也成为了申请者眼中的香饽饽,每年的申请人数都在增长,使得不少以CS排名高而闻名的大学,如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佐治亚理工学院,都在不断地提高录取标准,平均分从老SAT的2000分左右,一路飙升到2100分乃至2200分以上。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同学奋不顾身地朝着这些专业冲刺。这个时候,总是会有那么一批迷茫的申请者,发出来自心底的疑惑:我对计算机专业并不感兴趣,也不觉得自己是学习编程的料,我是否应该为了拿到H1B而去学一个自己不怎么喜欢的专业呢?

虽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一时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俚语,在我们这个年代已经不流行了,但是“重理轻文”的因子,还是深深地根植在许多中国人的脑海里。只不过现在演化出了更为复杂的新形式,那就是工科为最上,商科其次,理科再次,社科人文最下。于是一些对社科人文有兴趣的孩子,总是存在着某种负罪感,觉得去美国读一门“没有什么用”的学科,是对父母的投资的浪费。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美国大选的结果预示着H1B政策持续收紧的今天,如果去美国不学习计算机,还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周五话留学要探讨的核心内容。

为什么要去美国读本科,而不是留在国内,或者选择其他申请门槛相对较低,费用也比较低廉的国家,很多同学和家长都跟我们的老师对此有过深入探讨。其中不乏对这个问题思考很少,只是因为“我的同学们都去美国,所以我也要去”这样的理由而选择赴美留学的人。而这问题看似简单,背后的答案却不是能够用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只有真正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才能知道自己除了学习计算机之外,还有什么样的选择。

首先,去美国留学,如果不是为了移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二字。有哪些东西在中国学不到,而在美国能够学到?答案本身很实在,那就是在中国没有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推动这些科技发展和运用的商业模式和理念。美国为了维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学术机构和商业机构都在不遗余力地提升科技研究的水平,并且致力于把科技转化为商业进步的动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见证了谷歌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也看到了Facebook在医疗、航天等领域的重金投入。这些正在科技和商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单靠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完成的,也有其他方面的人才为此出力,才能够得以完成。所以,即使没有选择计算机专业,我们同样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科技和商业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无论在美国是学习理科,还是商科,或是社科人文,尽量接触到目前最尖端的领域,了解到这个领域内部的构成,动力,以及需要调动的社会资源,是学习的最重要的目的。

其次,随着去美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 留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赴美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搭建起留学生的人脉网络。十年前,留学生的群体还是非常两极分化的,一头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哈佛女孩”那样的优等生,靠着奖学金获得知名大学的录取,另一头则是成绩平平,为了逃避高考的压力而选择留学的纨绔子弟。在当时的环境里,留学生的人脉网络相对来说比较受限,圈子也不够大。但是2008年至今的留学潮的爆发,使得留学生的群体越发多元化,众多家庭背景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都成为了这个群体中的一份子。超过三十万的留学生,之后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社会的顶梁柱。于是跟这些优秀人才建立起紧密的人脉网络,成为了选择美国留学的最大的附加价值。与留美的同学之间互换资源,介绍适合的工作,或是合伙开公司,都是留学生的重要选择。对于那些没有从事计算机行业的同学来说,结识一个计算机大牛,与其合作,对方负责技术研发,自己负责市场营销和推广,也是一条不错的路子。

再次,在美国留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人脉,更为重要的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点说来比较抽象,我们可以用一个更为实际的例子来解释。我们AADPS的客户里不乏成功的商业人士,其中一位经营着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跟我们分享了他的经历:他曾经为了检验自己员工的业务水平,让几个员工现场给一个非常平淡无奇的产品做宣传策划。普普通通的一把勺子,美国的员工把这勺子吹出了花来,从各个方面,设计理念,品牌历史,影响范围,全都说得有板有眼,声情并茂。而中国员工在这种临时的考验下就显得捉襟见肘,没列出几个点就熄了火,在表达上也显得信心不足,感染力不够强。这位老总因此而感慨美国的教育对于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视,也下定决心要把自己孩子送到美国深造。美国的高等教育,对于阅读、写作、演讲的高度重视,跟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很大区别。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短期内可能不会显现出来,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会让美国留学变得更加有价值。

理解了留学的真正目的之后,对于专业选择还比较迷茫的同学,也许会对自己更有一些信心。计算机专业教授的是编程的技术,而其他专业也有其意义所在。技术只有和其他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学会如何跟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这些能力会成为日后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懂一些编程始终是有好处的,我们一直在鼓励学生,即使不把计算机科学当做第一专业,也最好辅修计算机,让自己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编程知识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把眼界放宽阔,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专业,并且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密切地关注世界上最前沿和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是留学的根本目的。当你纠结于是否要选择计算机专业的时候,或者因为越来越紧张的H1B抽签形势而感到迷茫的时候,就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你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或者跟自己的学长学姐和老师多交流一下,发掘出自己的真正内心。毕竟科技行业一直在变动,今日的香饽饽明日也有可能变成烫手的山芋,美国的工作签证政策和移民政策也在不断改变,但是自己的人生路还很长,需要一步步地走。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6/9636.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