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也能抖进美国名校?

说起空竹,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在广场上大爷大妈手中飞舞的两根竹棍和一个小球,这种被称为中国“悠悠球”的体育活动,总是会被等同为老年人的专利。所以当小Z同学有点不好意思的告诉AADPS的老师们他很喜欢玩空竹的时候,谈话的气氛瞬时一转。真没有料到这个笑起来很爽朗的高二学生会有着这么一个“老式”的爱好呢!

小Z这种独特的兴趣应当怎样呈现在美国大学的申请材料中呢?让他头疼的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中国学生的烦恼。“我喜欢打篮球”,“我喜欢跳拉丁舞”,“我喜欢硬科幻”,“我喜欢折纸”,我们辅导的学生们有着各式各样主流或非主流的兴趣,他们急于向学校呈现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却苦于方式和手段的缺乏。直到今天,我们都还记得当年一个学生摊着手无奈道:“李晶老师,我总不能直接跟招生官说,我特别特别喜欢某个东西,看在我这个兴趣的份上收了我吧。”

需要肯定的是,独特的兴趣爱好对于美国大学的招生官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如果简单停留在兴趣的层面上,没有付诸实际行动,没有给他人带来积极有益影响的话,这个兴趣就会变得“扁平”,缺乏血肉。而老师们要做的,就是为小Z同学的兴趣注入血肉,让其变得更加丰满。通过跟小Z的面谈,李老师发现小Z之前只是在体育课上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玩空竹,偶尔会去广场上向大爷大妈们学几个新招式。如果他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这项传统运动,并且深入挖掘空竹的文化内涵,他的这项兴趣爱好就会变得更加有亮点。于是下面几项课外活动规划就很自然而然了:

  1. 建立空竹社团,把体育课上玩空竹活动变成社团的常规活动,并且用小礼品来招募新成员,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2. 拍摄一段和空竹文化有关的纪录片,重点在于展示空竹文化的过去和今天的对比,走访小Z所在城市的空竹爱好者聚集地,对他们进行访问。
  3. 把空竹文化活动跟斯坦福大学的暑期学校项目相结合,在斯坦福的校园里宣传空竹文化。

小Z拿到这个策划方案后十分兴奋,不出一个月,他就建立起了空竹社团,招募到了新成员,并且借来了专业的摄像设备,开始了纪录片的拍摄。他在拍摄的过程中,了解到北京有中国唯一的一家空竹博物馆,就专程跑了北京一趟,参观并拍摄这家博物馆。之后,小Z萌生了一个更为有趣的点子:为何不在自己的学校里也建立一个空竹博物馆?当他提出这个点子的时候,李老师为他的勇气和执行力而惊叹,鼓励他大胆去做。于是,小Z以空竹社社长的名义向学校提出了请求,要租用一个空教室,把这间教室布置成展览厅。

在半年的时间里,小Z同时准备着SAT、暑校申请、纪录片拍摄、还筹备建立了省里首家空竹博物馆,日子过得非常充实。李老师帮助着小Z一步步装修展厅,搜集藏品,制作介绍藏品的展板,直至这个小小的博物馆完全成型。小Z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经济头脑,自己拍定装修方案,用最低的价格和最合适的材料,达到了最好的装修效果。博物馆剪彩的那一天,小Z兴奋的告诉我们,校领导特地来参加了他的剪彩仪式,而且当地媒体也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这个小型的博物馆成为了小Z所在高中的标志,让他的同学们能够更进一步了解空竹文化的历史和精髓。

抖空竹也能抖进美国名校1

在申请美国的大学的过程中,小Z同学对他这段难得的追寻空竹文化的经历,在留学文书里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写来让人分外有现场感。我们仍然清晰记得小Z是怎样描述他试图“安利”他的朋友加入空竹社团的:“我和另外三个朋友一起表演接抛空竹,但是小球仿佛自己有了生命,哧溜一声朝观众席飞去,我的脸顿时像烧红的煤炭一样烫……”

抖空竹也能抖进美国名校2

小Z的这段难得的经历,让他斩获了美国诸多名校的录取,还获得了UCLA荣誉项目的认可,成为了极少数能够进入荣誉项目的新生。他的“老式”兴趣,最终成为了申请的绝佳助力。回想起来,他从一开始不知道应该怎样在申请中呈现自己的爱好,到后来通过努力把自己的爱好变成有公众影响力的社会活动,他获得了真正的成长。这种成长,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不仅让他获得了满意的录取,更让他学会了怎样有步骤有计划的完成自己的目标。

在新申请季即将来临的时候,跟小Z一样,在为不知道如何呈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烦恼的同学们,请深吸一口气,坐下来仔细思考一下,你的兴趣爱好是否转变为了实际的行动?你在行动的过程中为他人带来了什么?有什么具体的结果可以呈现?是否可以在留学文书中写出一个具体的故事?理清自己的思路之后,你的美国大学申请之路就会变得更加顺畅。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6/8300.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