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高中的那个年代,电脑相对还不是特别普及,Internet也是刚刚才开始进入千家万户。那时候为了下一个不到5M的QQ,往往需要用“网络蚂蚁”(当年极其流行的一种下载工具)挂上一刻钟。不过回忆起来,那还是一段挺有趣的日子,“网虫”们的素质都很高,可以放心和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交流乃至交友。素雅的页面也能让人专注的欣赏美文雄文,感受字里行间的思想和力量。
闲话休提,对于今天的高中生来说,电脑和智能手机基本已经是标配了。虽然有些学校在平时禁止住校的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但是在周末和假期学生们还是有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学习和娱乐。对于光纤入户的宽带,虽然QQ的尺寸今天已经膨胀了十倍还多,也能用十几秒钟下完。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外部条件的限制,而恰恰是要在琳琅满目的世界里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接下来,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从四个大方面向我们的学员们推荐一些软件和工具,能让大家更好的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帮助自己进行学术活动和留学准备。
网盘软件
我并不怀疑大家的电脑里至少会有一个大文件夹是用来专门储存学习资料的。但是光是存在电脑里的话,一旦出现故障(比如用Surface时遇到的麻烦事),精心整理乃至有急用的资料可能就付之一炬了。把资料放在优盘里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也方便在不同的电脑上阅览使用,但毕竟增加了额外的复杂度,何况优盘本身也有遗失和损坏的可能性。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互联网公司均有推出网盘产品,可以比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大多数国外产品在国内不方便使用,于是在深入体验和比较的基础上,基于功能、空间大小和可靠程度等方面,我个人推荐360云盘。
360云盘PC版在操作习惯上比较直观,默认来说文件是不存到本地的。打开某个文件之后,一般软件会在后台下载并缓存,如果之后有修改的话,也会把新版本再上传上去。云盘可以实现文件回退到历史版本,也有一个回收站,这样文件如果误删误改的话都还比较好办。对于图片和视频,云盘有专门的播放器可以不需下载就比较方便的查看。如果需要直接上传或下载文件到本地,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按钮,也可以直接将文件拖动到相应位置。云盘提供简单的基于文件名的搜索。
360云盘与360安全浏览器有比较好的集成,用浏览器下载文件时可以选择直接离线下载到云盘里。对于经常使用的云盘目录,可以选择直接实时同步到本地。对于经常使用的本地目录(比如桌面),也可以选择自动备份到云盘。
360云盘中的文件或文件夹可以方便的分享给他人供转存或直接下载。但是就网上能搜到的资源而言,存在百度网盘里面的相对会更多一些,因此也可以另开一个百度账号。360云盘的共享群功能目前只在手机上可以全部正常使用。
360云盘手机版可以用来在电脑不在手边时临时查看自己的学习资料。在有Wifi或者流量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方便的观看视频。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功能是可以设置它自动备份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轻松的拍摄板书,笔记,PPT,乃至全程录下老师的整个上课过程(不过最好还是先征求老师同意)。在备份完成之后,回头只要在电脑上分类整理好就可以,有限的手机内部存储空间也可以释放出来重新利用。
对于现在在美国和加拿大就读高中的学生,比较好的替代品是GDrive和Dropbox。
笔记软件
据我了解,很多学生们还不知道笔记软件的存在。对于相应的需求,大家可能一般是直接用Word来解决。但是这么做的话,在跨文档检索和整理归类方面就会有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这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般来说,字处理软件的目标是产出正式的成品,因此无论是在排版上还是在遣词造句上人们都会更加斟酌。但事实上,这种斟酌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须的,甚至对于额外工作量的恐惧往往会给人带来情感上的障碍,造成拖延或者所谓的writer's block。使用笔记软件的话,因为没有分页视图,一些高级的排版功能也不被支持,反而能使人更专注于记录和思考。对于笔记来说,半成品是可以被许可的,因此学生们可以先粗糙的完成一部分,再在之后审阅补充。与实体的笔记本不同,现代笔记软件可以方便的增删查改,更可在多台电脑和智能手机间同步。这一类产品中,网易公司出品的有道云笔记是我的推荐。
有道云笔记PC版提供常见的格式功能。除此之外,可以方便的进行屏幕截图,以及插入附件、表格和带提醒功能的待办事项。笔记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分享,也可以分篇用阅读密码加密(在记录如银行账号、身份证号、密码或日记等敏感信息时)。阅读视图可以用于复习。
有道云笔记用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的三级体系来组织笔记。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通过时间和标签进行多维度的筛选,并可继续用字句片段搜索出目标笔记。笔记中存有大量附件的情况下,附件中心是一个很方便的功能。网易最近正在集中开发推广协作群的功能,不过这个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大。
有道云笔记手机版可以用来随时随地查看复习笔记或记下新想法。手机端不能处理文字格式,但比PC版多出来手写和录音。照片中转站和云盘的类似功能一致,但是有储存时限的限制,因此一般不推荐用。
笔记软件和下面讨论的日历一起使用的话,可以建立起个人专属的时间管理(GTD, Getting Things Done)系统。和下面讨论的词典软件一起使用的话,可以建立起个人专属的单词记忆系统。建立这些系统的过程本身要比专门的GTD或背单词软件繁琐一些,但是完成之后也是可以跨平台使用的,而且在具体细节上不会受到制约(比如背单词软件提供的解释一般没有英文)。考虑到建立和组织这些系统本身也是一个复习和思考的过程,我还更推荐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尝试。
对于现在在美国和加拿大就读高中的学生,一个比较好的替代品是Evernote。
日历
日程表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准留学生们也可以从今天开始利用它来培养起自己的时间观念。常见的QQ邮箱就附带有一个基本可用的日历功能。
QQ邮箱的日历可以按月、日或事件来查看,在设置中亦可选择多种提醒方式。一般来说,学生们可以先把平时在校上课时间用一个不提醒的重复事件来排除在外。剩下的时间段则可以小时为单位妥善安排。全天事件可用来标注纪念日或者截止日期。原则上我比较推荐的方式是日历上的安排尽量留有一些余地,但是每天要坚持做到日事日毕。
在每过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以后可以检查一次,看一看自己的时间主要都花在什么地方以及长远的计划是否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对于一小时之内的时间管理,可以参考微观的“番茄工作法”。
有两种方式能在智能手机上使用QQ邮箱中的日历功能。如果希望使用手机自带的日历程序,需要按照QQ邮箱网页版日历上的指示进行设置。如果想省事的话只需要下载QQ邮箱手机版,用邮箱地址和密码登陆后即可将日历同步到本地。设置完成之后,无论哪种方式都能对事件进行有效的提醒,或者让学生随时随地的更新日程安排。
对于现在在美国和加拿大就读高中的学生,一个比较好的替代品是Gmail。
词典软件
读写英文文章,好的英语字典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推荐使用MDict作为字典软件。这是一个比较有历史的独立软件,本身并不附带字典,而是可以管理查询mdd格式的词典文件,在相关的论坛上可以比较方便的获取。
MDict PC版提供标准的查词、复制释义、收藏夹(生词本)、查询历史和发音功能,没有其他的花拳绣腿或是广告来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如果把词典放到云盘里面,就可以方便的在几台电脑间同步生词本和查询历史。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准留学生,我们推荐配上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这本词典;对于刚刚开始背托福单词的学生,可以考虑再加上一本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最好选择英英的原始版本,这样近似于native speaker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培养起对语言和释义的敏感。如果在释义中遇到生词也没有关系,可以方便的点击它来切换到其解释,读完之后也可通过工具栏按钮返回。
在我们的网站aadps.net上可以找到MDict免安装版的下载链接(如果无法查看论坛帖子的话,注册一个账号即可)。考虑到词典的权威性,对于有标准化考试应试需求的准留学生,我们不推荐有道词典和必应词典。
MDict有支持iPhone和iPad的付费版,不提供Mac的版本。不过对于使用iPhone,iPad和Mac的学生,可以直接使用新版操作系统里内置的词典功能,虽然对于美国英语没有除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以外的选择,但是查词取词的便利性能够弥补上这一不足。
语料库
字典并不是万能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没有任何一本字典会讲清楚in the States和at the States哪个是正确的用法。网上有一些更专业的工具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当代美式英语语料库就是其中之一。学生们可以通过corpus.byu.edu/coca来访问这个在线工具,并需要注册一个免费的账号来解除访问限制。最简单的使用方法是在屏幕左侧的搜索框里输入欲查询的词组,其中用*替换不确定的词,如* the States。点击SEARCH后屏幕右侧偏上的地方就会按使用频度列出所有的可能组合,单击每一个词组后则能在下边看到相应的例句。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验证某些短语是否有特定的用法,有时还能学到新的习惯搭配。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原创,原始发布地址是https://aadps.net/2016/8183.html。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