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

现在的我能非常平静地写出这篇文章, 是因为距离被录取那天到现在已经足足有3个多月了。回想这一路走来,我觉得这次申请教会了我一个道理——生活真是充满了惊喜与惊吓,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首先来说说惊吓,它来自于我的SAT成绩,那时的我课外活动并不是很突出,一心想着能获得个优秀的成绩,然后申请一个好的学校。所以当我在5月末的某一天发现自己的数学考了740,以至于我的第二次SAT考试又没有上2200分时,我感觉自己估计申不着什么好学校了,连TOP30都没戏了。那一刻的我真心是懵逼的,有几个中国学生能像我一样这么粗心,数学的分竟然跟阅读一样。现在的我把它当个笑话来看,可是当时的我真的觉得自己在那一刻偏离了自己的人生轨道。在出成绩前,甚至说在考完第一次SAT后,我都一直坚信自己两次就能把SAT拿下,后来的时间就不用准备它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萎靡不振”后,我很理智地思考了这个问题,10月SAT再赌一次是有风险的,这个时候我唯有拿课外活动来补,所以在和家人商量后,我决定在暑假进行了编程学习,要在课外活动上stand out, 否则自己就没有机会了。

然后再来说说惊喜,它来自我被莱斯录取的那一天。我一直都以为莱斯是12月17日出结果,我和申请EMORY的同学都说好了要一起看录取结果,然后一起去浪,或者一起死。所以在12月12日出结果的那时候,我正在地铁上准备去和同学一块出去玩。然后就出现了电视剧一般的画面,我打开我的手机正打算听会儿音乐的时候,发现我被录取了。

ORZ。

那时我的脑中重复出现着一句话:我是电,我是光,我是唯一的神话。

说正经的,那一刻我觉得之前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数学考740算什么!跑800米都不算什么!!!让我跑啊!

反正那一刻真的是太高兴了,那些收到OFFER的小伙伴们一定能体会我的心情。

我说这两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想告诉你们“别着急,说不定下一秒你就被UCB录了”,也不是想告诉你们“成绩考不好无所谓,课外活动来补就行了”,而是想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住惊吓,接得住惊喜”。

下面才是正文,真的。


首先先来分析我的惊吓,2180分中我数学才得了740分,但是绝不可忽视的是我第一次SAT就获得了2130分,第二次阅读也得到了740分,语法是700分。如果我第一次考试就只考了1700分,那么如果我不小心第二次考的特别砸,这就叫我受不住惊吓。如果我第二次阅读没有考740分,而是640分呢,那别说TOP30了,TOP50还差不多,这也叫我受不住惊吓。

我想说的是什么,有许多同学都抱着去试试水的心态考第一次SAT,在我看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第二次考试会比第一次进步多少,或者如果退步了呢?所以把每一次考试都认认真真看待,不要觉得自己第二次就一定会考好或者有特别大的进步,人生总是充满了惊吓,别忘了还有学生在录取后被CB cancel分数呢!

然后来说说我的第二次考试,我在此分享一点我阅读考高分(我觉得算高分了吧)的经验。第一,当然是阅读量的积累,我觉得看点自己喜欢看的书吧,毕竟如果你真的对机构推荐的书,类似什么《小说鉴赏》根本看不下去,那就当锻炼阅读速度了,去看点自己想看的书吧。说说我当时是怎么做的,我一直都特别爱看小说,不是那么高雅的小说,而是一般人爱看的那种,所以我就去外网上下载外国人写的同人小说之类的东西,然后随着你越看越多,阅读速度也会随着提高,到最后我每次考SAT都会剩下许多时间。以上所提到的是最低级的做法,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是能看得下去名著的话,那就一定去看名著,类似How to kill a mockingbird,Nature等都是很好的选择。第二,多做题,不是盲目地做,而是要学会掌握技巧,比如阅读题绝不是你看懂文章就能做对的,对于题目中每个词的精准理解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我还记得有道题里的一个错误选项和正确答案非常接近,错误原因只不过是所指片段描述的并不是一个practice,所以不能用这个词概括。

顺其自然地我们就来到背单词这个最重要的点上面,每个人的背单词方法都不一样,我有一个同学是突击背的,最后做到了单词题全对。我是专门花了1个月的时间来背词的,最后只错了1个。我在此不过多赘述,毕竟作为一名要出国的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好过多帮助。我只想提供一个我觉得不错的背单词方法。在WORD文档上每天敲1个LIST的词,把它们的中文意思,以及英文注解都要过一遍,第二天将前一天背的词过上一遍,然后加上独特的符号,代表它们已经过了1遍了,然后继续敲第二个LIST的词。接着第三天,过一遍第一天的词语和第二天的词语,然后分别跟他们加上独特的符号,代表它们已经过了2遍和1遍了。一个LIST的词过了3遍就不要再管它了,以此方法逐渐推进,在5天或一周后,重新过一遍那些已经过了3遍的词。以此再次推进,最后在一个月结束时,我只能说我已经对这些单词有了比较牢固的记忆。

最后顺带提一下写作技巧,我一共考了2次,一次10分,一次11分。比较搞笑的是我两次考试用的都是同样的人,Taylor Swift和Jack Ma,也就是我们共同的粑粑,马云。可以说,我对这两个人非常了解,或者说我编的技巧非常之高深,以至于看起来就是真的一样。这两个人都是我非常喜欢以及崇拜的人,我也绝不是因为要写SAT作文而去了解他们的,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偶像,你因为喜欢它所以会挖掘他的每个闪光点,了解它的每个方面,这样写起文章的时候也比较通顺、合理以及快速(这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也是因为幸运力MAX,所以每次赶上的题都能套进去,或者编成某个样子来扣题,要是碰上个题问你觉得粑粑味的巧克力好吃还是巧克力味的粑粑好吃时,我估计就套不上去了。另外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太实事求是,这篇ESSAY考的是你的论证能力,绝不是你的记忆有多好,记不记得LADY GAGA的全名是什么。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不要害怕,编啊!我至今都记得有个同学写梵高年轻时特别富,最后搬到了巴黎去住。然后得了12分。

我第一个方面分析的是自己的惊吓,下面是我受到的惊喜。Rice不是一个分控的学校,它更多看的是每个学生的课外活动。我觉得大米录取我最重要的原因绝不是分数,而是因为我的课外活动。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经提到过自己的编程的经历,所以在这就不说了。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没什么兴趣爱好,没什么特长,或者说没什么特别想干的,就觉得自己的课外活动一定不会stand out。作为一名学生,你每天枯燥的学习,总有解压的东西。无论多小的事情,只要你认真,就一定能给它做大了。或者你真的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不行,那就随波逐流,干一些不是很stand out的课外活动,最后靠分来补嘛。但是,要谨记的是,如果你既没分,又没课外活动,那就别想着癞蛤蟆吃天鹅肉,学校又不傻,这时候你一定要快速行动起来,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

最后说一说面试的情况,我参加的是Rice的校友面试,全长也就20多分钟,面试本就不是多重要的事情。面试时紧张是难免的,所以我说你们不要紧张那就是扯。我当时都快紧张疯了,如果你不怯场的话,那么只要在面试前做好一切准备,把所有面试官可能问你的问题都查一遍,吓唬吓唬自己,最后真正面试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面试好简单啊(没错,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态)。我当时出口成章,说话都不带断气的!觉得自己猴赛雷!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准备,把能背的都背了,然后到时候自然地说出来就行了!相信自己的口语!

当然我分析的是Rice的情况,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政策以及录取要求,一定要花时间了解你想要申请的学校。如果你打算申请UCB或者UCLA这种学校,我觉得分还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申请的是文理学院,那可能课外活动以及面试就更重要,毕竟他们太闲了,每个人的申请恨不得都能看好几遍。

最后,我要说,我是个正能量的人,所以结尾也一定要正能量。这篇文章给我同届的人看估计也没什么用了,所以下届的学妹学弟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提早准备,好好规划自己的时间与未来,做一个有自我推动力的申请者。学姐在莱斯等着你们哟!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net网站会员投稿,授权AADPS和《美本留学观察》独家刊发。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