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硕果,细数朝花

之所以起这样一个题目,首先是因为美本申请于我而言已经告一段落。收到梦校的录取信,也算是硕果累累地结束了这段“申请之旅”。其次,当我细细回想起这一年为梦想努力的点滴瞬间时,总觉得该写点什么。我的申请之旅既非轰轰烈烈,也无大喜大悲,于是我意识到,一路走来,帮助我最终收获硕果的,或许正是当初路边那些未曾留意的细碎野花吧。

谨以此篇,致仍在拼搏的学弟学妹们作为小鉴,也献给曾经拼搏过的我自己。

我几乎从高二才有了出国的打算,相比其他很多同学都要晚一些。按理说,我本应该感觉时间紧迫,备考申请刻不容缓,但当时对出国还不是很有概念,天真地以为只要按部就班地上课、背单词,最后就能水到渠成。我还记得当初看大学介绍时眼光高的很,以为三十名之后的大学都是野鸡,现在每次想到都会笑出来,简直图样图森破。自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也是很高的。但实话讲,在初期的SAT学习阶段,我并没有一个高目标的人应有的战斗状态,总想着时间还早,就连最最重要的阅读部分都没有拿出十分的努力去学习练习。事实证明,之后的每次考试最让我心里没底的,就是阅读。一月份第一次SAT考试成绩出来,我曾经的高目标直接变成了泡影,轻敌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摔得很惨。

但这一摔,我清醒了许多。之后的练习虽更加努力,却总感觉力不从心,仔细想想,或许是因为早期没有为自己打好基础,所以在该提升整体的阶段我还需要补足缺失的基本功。阅读能力需要积累,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因此学姐在这里用自己血泪般的教训告诉大家,从一开始就要端正态度,认真起来,打好基础,因为准备永远不会太早。

在备考的过程中,还有一个让众多出国党痛苦的事情,那就是背单词。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捧着巴朗3500一遍一遍地过,却很难真正记住,甚至于很难坚持每一遍都背完整本书,比如我,最后画得花花绿绿,翻得纸页变软的部分,总是前十个lists。当然,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学霸学神等诸多背单词小能手表示不屑了,那么可以移步下一段:) 对于留下来打算接着看的人,我想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背单词方法。其实呢,没有一个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而每个人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办法,比如上一篇文章中,莱斯学姐推荐的是在word文档里手敲单词。我的方法可能更加与众不同,受到的争议也挺多,但它莫名对我很有效——手写flash cards。当初一个外教告诉我他大学读法律专业时甚至用这个来背概念和条文。其实就是单词卡片,市面上好像专门有卖,但我是自己裁的纸片…总之无论用哪种,都不要太大,能放在衣服兜里的大小最合适,毕竟其目的就是为了便携。然后将阅读中不认识的单词写在正面,将中文或英文释义(看个人喜好)写在背面,积累起来,每天翻看。有很多人质疑这个办法,而原因都很类似:那么多文章和单词,写起来多费时间啊!如果生词多,这种积累永远都没有尽头,那得写多少卡片啊!能有用吗?的确,起初听到这个方法我也是这样的反应,但外教说,不要从一开就否认呀,你都没试,怎么知道一定没有效果。我想,很有道理啊,既然还没有别的好方法,不如试试看。于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每见到一个生词就写下来。这样的好处就是在记录单词时,会将语境也记住,当我再翻看flash cards的时候,见到这个单词甚至就能想到当时的文章和语句,自然也加深了对单词本身的印象,帮助记忆。每天翻看卡片的时候,如果看到英文能很确定地说出意思,就直接跳过,如果忘了或者不太确定,就翻过来看一下释义。每天过一遍,记住的词越来越多。这时随着阅读的增加,卡片也越来越多了,我们可以将那些每次都能说对的单词挑出来放在一边,只看剩下不熟悉的即可。但熟悉的千万不要扔掉,以防搁置许久后又忘记了。单词卡片,其特点就是方便携带,比如上学的路上可以拿出来看,这样就可以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有的人,比如我,最开始会觉得在公共场所拿出来卡片背单词好尴尬,但我安慰自己,怕什么,又没人认识你,等下了车他们就会忘记你的存在。就这样我成功地练出了厚脸皮……几周下来我便发现,这个方法看似前途渺茫,但实际上很有效,毕竟单词都是从真题里挑的,而阅读文章高频词总是那几个,因此我个人觉得比背巴朗词表针对性强。几个月下来,flash cards堆成了山,而其中一大半都是记住的了,再翻看单词书,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经认识了许多。就这样,最开始觉得不靠谱的方法,坚持下来竟产生了奇效。

再来分享一下我考试前和考试后的心态。最后一次考试之前,真的有种被逼上绝境的感觉……由于前两次种种失利,第三次就必须背水一战,成则已,不成,就只能狗带……因此考前一个月,为了保证学习效率,每天不辞辛苦跑到国家图书馆刷题或者模考。那个月感觉神经一直处在很紧张的状态,因为我告诉自己,无论做题错的少了还是多了,都不能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否则会影响后面几天的状态。于是错的少时,我提醒自己别太高兴,一定是因为题目简单;错的多时,我安慰自己没关系,一时失利是正常的,只要明天调整过来就好。毫不夸张地说,保持平稳心态很难,就仿佛端着一杯很满的水快步走却还不能让它洒出来。越到考前,就越发紧张了,尤其是前两周,我为了保持心态每天都尽量过得很规律,甚至包括每天去图书馆都要听一路歌(是的此时我竟然没有背单词),起初是为了放松,后来不想听也得听。当然,在一些人看来我这样可能有些夸张,但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丝毫不敢有任何情绪和生活上的波动。因此我想说,考前保持平和的心态是应该的,但像我这样就免了吧……

关于考试后的心态,有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兴高采烈出考场的,十有八九考不好;凡是垂头丧气出来的,十有八九考不差。这句话用在我身上特别准确…六月的SAT考完感觉语法部分好简单呀,结果成绩出来成为了语法历史新低…而十月的考试,由于在香港万人坑,收卷子花了四十分钟,于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坐在座位上,越想心里越没底,觉得错了一堆,甚至有点绝望,但最后这成为了最好的一次成绩,并且比起之前有质的飞跃。

我不是说看心态就能决定成绩如何,因为一切好成绩没有之前辛苦的付出和积累是不会白白从天上掉下来的。我想说的是,不要过于自信,也不要过于沮丧,该得到的总是会得到,放平心态就好。


除了考试,申请文书的写作也很重要。有些人把文书完全交给中介去写,最后“出于信任”自己甚至都不过目。我只想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不负责任,那么没有人可以替你负责任。因此最重要的一点是,文书一定要自己写。身边很多同学直接用英文写,我认为这样确实有助于在写文书时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能更省时间,但我也很推荐先写中文稿,再翻译成英文。我的中介老师说,用英文时思维很容易被词汇、语法等限制住,有些需要挖掘更深的思考和感悟更容易在中文写作时流露出来。我写作的过程中也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这一点,因此我每篇文书的写作顺序都是 写中文稿,修改中文稿,写英文稿,修改英文稿,修改英文稿,修改英文稿…… 另外,写文书要注重写细节,主要是心理活动的描述,只有这样招生官才会看到真实的你。试想如果你是AO,也会对那些性格特点真实鲜明的人更感兴趣吧?

最后想说说我和ED校埃默里大学的故事。Emory并不是我最初的女神校,也不是曾经准备ED的学校,这一切都是从申请末尾大概九、十月份才有了比较大的转变。起初由于标化成绩差强人意,我准备ED申请Wake Forest。但后来中介建议我将ED的目标定高一点。通过各方面了解,加上我还和一位Emory的学姐聊了聊,从学习方面到生活起居,感觉小茉莉越发可爱(捂脸),最后直接成为了梦校。有了这种目标,对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激励,想着如果不把分考高一点,还怎么申请女神校(这分明就是痴汉追女神的样子好吗“如果不长高变帅多挣钱还怎么追女神")。最后被录取的结果出来,整个人都是颤抖的。

这就是我申请的故事了。虽然有挫折,有惊喜,但也不算是大风大浪,因为这些都是为了修成正果所必须经历的。对于现在正处在和将要进入申请阶段的学弟学妹们,我想说,如果已经取得很好的成绩,请不要松懈,前方的路仍有许多不定数;如果距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请不要沮丧,因为我就是一个实例。即使只剩下两个月,充分利用起来也还是可以发生很多改变的。今天这篇长文章主要是回忆整理了我自己的经历,能看到这里的人都是真爱www 感谢大家耐心的阅读,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欢迎借鉴。我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斩获一个个漂亮的offer!!

重要通知

本文为aadps.net网站会员投稿,授权AADPS和《美本留学观察》独家刊发。如发现其他自媒体盗用文章,欢迎粉丝告知或协助我们举报。

发表回复